江北女社工王蔷为5岁孩童捐献造血干细胞

发布时间:2017-01-06发布者: 浏览量:
 
    “你是爱的使者,血液里涌动着爱的执着;你是生的护者,细胞里流动着爱的注册,你是命的救者,骨髓里闪动着爱的赞歌……”2017年1月4日,在浙江省中医院12楼干细胞采集房,当宁波市江北区白沙街道女社工王蔷为救5岁孩童采集完毕干细胞时,一位慕名而来的志愿者特意从宁波赶来为她送上这首诗,以赞美这位两次配对成功,坚持执着救人,实现跨年捐献者的大爱和敬意。

    “我早就有这个心愿!”

    “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多做好事、善事,做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作为一个地道的宁波姑娘,1985年出生的王蔷从小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爱心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地根植。2011年3月,她成为江北区白沙街道白沙社区的一名社工,主要负责公共卫生事务工作。“平时的工作对象就是社区群众,能为他们提供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我感到非常幸福!”做好事成了她的幸福指数的增长点,几年下来,她不仅是张大妈的好朋友、王大伯家的常客,而且还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分子,献血、助老样样争先,连年被评为优秀社工。

    “我早就有这个心愿啦!”说起登记造血干细胞,成为志愿者的事,王蔷一脸的后悔:“其实主要是不了解登记采集的流程。这几年我献了900毫升血,早知道留点血样不就行啦!”直到2014年,江北区组织“五八”红十字周招募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王蔷才带头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虽然我是个女同志,但奉献爱心、挽救生命是每个人的义务,也是我多年的心愿!”

    从登记的那天起,王蔷心里就多了一份牵挂。每当从媒体上看到有关干细胞捐献的消息,她就自觉不自觉地想自己能否捐献的事,总期盼着也能有那么一天,为救别人的生命捐献干细胞;总在冥冥之中觉得有一只无形的手在为拯救生命而不断牵动。这一天,仅仅过了一年多,幸运之神就眷顾于她。2015年8月31日,从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传来消息:王蔷的HLA分型与一位患者初配成功。当工作人员把这一消息告诉她,并向她征求意见时,王蔷毫不犹豫地说:“我早就盼着这一天啦!”

    “我的选择毫不动摇!”

    “这一天”的到来,也是“选择”的开始。当时,二胎政策放开,王蔷和丈夫正准备生育二胎,如果她选择救人就意味着要推迟二胎的生育。“人命关天,我们还年轻,已经有一个孩子了,二胎以后再要,先救人要紧!”王蔷向丈夫做工作,得到丈夫的大力支持后,就一门心思投入到捐献的准备工作中。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王蔷知道自己比较瘦弱,要捐髓救人,必须有健康的身体。于是,她给自己立下“军令状”:早晨跑步,晚上健身,加强营养,调整起居。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与时间赛跑,让捐献成功!

    好消息接踵而至。2015年11月6日,省红会又传来消息,通过高分辨检测,王蔷与患者高配成功,可以进行移植!听到这个消息,王蔷高兴地跳起来:“我救人的愿望就要实现啦!”然而,王蔷满怀希望地等待,却等来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患者因体重远远高于捐献者,为保护捐献者,中止捐献!如晴天霹雳,王蔷一时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不愿破灭这个救人之梦!她多次发出捐献请求,但都没能如愿,只能寄希望于下一次。

    机遇时刻垂青于那时刻准备而爱心满满的人!没想到这个“下一次”仅仅过了不到一年,就来了个“紧急动员”。

    2016年10月19日,她与一名5岁的女孩直接高分辨配型成功,当得知这些情况,王蔷没有丝毫犹豫:“只要能救人,我不会动摇我的选择!”12月8日,王蔷顺利通过体检:“救人要紧,抓紧安排移植!”王蔷深知患儿对生命的渴望,在她的再三请求下,省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准备立即安排移植。然而好事多磨,王蔷9月26日刚献过血,按照有关规定,献血后起码三个月以后才能实施造血干细胞捐献!患儿身体状况很差,需要紧急捐献!此时此刻,王蔷心急如焚,时刻牵挂着那个和女儿差不多大的孩子,天天担心小患者能不能撑过这么长时间,会不会又像上次那样中止捐献?还好,浙江省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的好消息还是在无比焦急地等待中到来:她的造血干细胞将于2017年1月4日捐献!2016年12月30日,正是新年之际,王蔷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杭州的跨年捐献之路。

    “给我及时报个平安!”

    2016年12月30日,王蔷进入浙江省中医院后,就开始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可第二天就出现了强烈的身体反应,浑身没有力气,一些部位还伴着酸痛。她没担心自己,而是不停地问医生:“不会影响捐献吧!”当得知这只是正常反应,不会影响救人时,王蔷欣慰地笑了。

    2017年的1月4日8点40分,王蔷静静地躺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的床上。当两支采血针头分别扎进她的左右臂静脉,血液从中缓缓流出的时候,她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我的愿望就要实现啦!”中午12点55分,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王蔷终于顺利捐献了132毫升的造血干细胞。“够了吗?不够就再采点!”当王蔷得知这袋还带着她体温的“生命火种”可以救活孩子时,她对从北京前来取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深情说道:“我知道对方是一个5岁的孩子,我自己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麻烦你转告孩子和他的父母,在宁波也有一个妈妈在同样牵挂着她,希望她移植顺利!”

    志愿者抱着“生命火种”走向王蔷连连鞠躬致谢,表达了患儿父母的千恩万谢:“我代表患儿和家人谢谢你的大恩大德!他现在正在北京无菌舱里,我马上飞回北京,今晚就可以给他做移植手术,您放心吧!”

    王蔷紧握志愿者双手说:“希望你给我捎个话,在她走出无菌仓时,给我报个平安!如果万一她的情况不好,还需要二次捐献,请在第一时间告诉我,我仍义不容辞捐献!”

    此情此景,在场所有人无不动容!大家情不自禁地又想起志愿者赞美她的那首诗:“你是生命的天使,你是执着的化身,你是母爱的名词——大爱无疆,博爱王蔷!”(庄跃勇)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