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狼外传——说说宁海县红十字会飞狼公益救援队

发布时间:2017-08-10发布者: 浏览量:


2017年5月,参加宁波市社会力量救援技能展演——冲锋舟水上救援。


2017年6月,失踪的79岁老人被找到后,家属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2017年6月,队员夜间寻找失踪人员,正在商定搜寻方案。


2016年10月,经过3天的寻找,在山里迷路的老人得到救援。


    7月18日,宁海县飞狼公益救援队驻地,暑热蒸人。比天气更热的,是城南一户居民,手捧一面大红锦旗和一箱棒冰,感谢飞狼救援队打捞起了他们女儿的尸体。锦旗上书“情系公益,无私奉献”8个大字。飞狼救援队收下了锦旗,但婉拒了棒冰,“阿姨,我们虽是民间组织,但做公益不收钱物是我们的规矩!”说完,他们匆匆跳上车,赶赴天明湖,参加打捞另一名溺水老汉的行动。

    这就是飞狼救援队。许多人都说这群年轻人是一帮傻子加疯子,干的是苦脏累的活,冬天在冰冷的水下冻得麻木,夏天在山上晒得脱了皮,搜救走失老幼、打捞溺水尸体、扑灭森林火灾……所有这一切,都没有一分钱报酬,完全是尽义务!

    在红尘滚滚的经济社会里,是什么样的信仰和力量,砥砺飞狼救援队不断前行?带着敬佩和疑问,记者走近了这帮傻子加疯子——

    爱就马上行动

    飞狼救援队驻地在“天马建设”厂内,没有空调,一架旧电扇拼足全力转,仍赶不走热浪,更有砰砰的冲床声像打夯。“虽然条件艰苦点,但好歹算有个窝,这得感谢天马建设的老总,免费为我们提供了办公场地。”飞狼救援队队长李浩能对记者说。

    李浩能34岁,长得精干,曾当过5年特种兵,并光荣入党。飞狼救援队的指导员陈俊也是一名退伍兵,38岁,曾在驻香港部队干了3年,也是党员。和李浩能不同的是,他长得比较壮硕。但有一点是相同的:皮肤都晒得黝黑发亮,这是他们长期在野外从事搜救行动的印记。

    2015年,由这两个人牵头,集聚了20几个志同道合的哥们,成立了飞狼救援队的前身——宁海县公益救援队。主要是搜救走失的老人、小孩,成功的有23例。一般是通过网络发现家属的求助信息,然后电话联系家属需不需要协助?如果需要,就马上行动。

    那时候李浩能还在宁波上班,承包了一家企业的食堂,小钞票赚得顺风顺水,领衔搜救工作,完全是业余爱好。促使李浩能从“业余”转为“专业”的,是2016年4月3日的那次搜救。

    那天,李浩能接到报警:凫溪桥头,有贵州籍外来务工者的孩子失踪,一个5岁,一个6岁。接到报警是早上6点20分,李浩能还在宁波。他紧赶慢赶,7点零3分就赶到了宁海,组织了十五六名队员。他们以凫溪桥头为圆心,到附近山上、海边撒网式搜寻,只在海滩上发现了一只小孩的鞋子。他和队友们初步判断,孩子可能是溺水了!

    第二天,他们联络了象山的类似民间组织“雄鹰”“户外”等,共100多人展开搜寻,无果。第三天继续搜寻,在凫溪海边发现了6岁小孩的尸体……第五天,在潢溪口海边,5岁小孩的尸体终被找到!

    这次搜救以后,李浩能难过了一天一夜,也考虑了一天一夜,然后辞职,回宁海,注册成立了宁海县飞狼公益救援队,这次接警的2016年4月3日,成了飞狼救援队的“开业日”。

    记者接过陈俊提供的县民政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业务范围”一栏写着:从事各类应急救援,协助政府部门开展防灾、救灾活动。

    “爱玛”电动车的广告语是“爱就马上行动”,用在李浩能这次行动上,倒分外贴切:既然爱上了公益搜救,就马上行动,不惜辞职,全力以赴。

    讷于言而敏于行

    飞狼救援队成立至今,只有短短的一年多点时间,已出勤160多次,大多是搜救走失人员,两次是参加扑火行动(一为扑救“东方日升”厂房火灾,一为扑灭桥头胡店前王村山火)。应该说,他们的出勤率是很高的。“结滚”的是,他们的成功率也很高,除了一起人员走失至今未找到,任务完成率达到了99%!

    这么多的见义勇为事迹,一天一夜也说不完。记者让他们梳理一下,挑印象深刻的说个一二件。陈俊吭哧吭哧半天,才断断续续说了两件。看得出,他们都是实惠的“做生活人”,讷于言而敏于行。

    去年10月,铜岭祝有一个67岁老汉失踪。飞狼救援队接到了家属的求助电话,桥头胡派出所和桥头胡街道也来电要求协助查找。事情是当天下午,老汉想去看戏,家人不同意,老汉顾自溜去了,到了晚上也没有回来,焦急的家属报了警。

    飞狼救援队出动了26个人,分6组在2公里范围内找啊找,一直找到凌晨4时,都没有老汉的踪迹。大家返回村口和家属合计,家属说可能去后山了,大家又奔到后山。后山连接有去大佳何方向的登山步道,家属说登山步道老汉从来没去过,肯定不会去!但之后的事实证明:家属的说法误导了大家。

    第二天,更大范围的查找展开了。以飞狼救援队为主力,上自桥头胡街道综治办、下至铜岭祝村民,在北到峡山、南到茶院、西到花山的大山里跋涉。因家属说“肯定不会去”,就略过了去大佳何方向的登山步道。到晚上6时,各个方向的人都回来了,结果是一致的:没有找到老汉!

    第三天,飞狼救援队及时调整思路,出动了15个人专门沿登山步道搜寻。早上6时出发,漫长的一天过去了,到傍晚5时,对讲机里终于传来了好消息:老汉找到了!他在登山步道摔伤了,但生命体征尚可,就是头部擦伤,脚也崴了。

    整个铜铃祝村沸腾了。村民自发烧了茶水,并把面包、矿泉水往队员手上塞,但一概被队员谢绝。他们只喝了一点茶水,拖着疲惫的脚步,返家。

    陈俊对记者感叹:“参加了160多次搜救,算这次最感动,村民的热情和道谢,既客气又真诚!”

    个顶个都是精兵强将

    鲍晟是飞狼救援队的中队长,37岁,供职于宁海社会综合福利院。这个人的性格好动,喜欢在外头奔。但最近,飞狼救援队理事会决定:只让他负责后勤保障,一般不再出外勤。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鲍晟去年参加“东方日升”扑火,在污水中泡了3个钟头,导致脚趾溃烂,都烂得快断了,大家一般不让他出门。但他是个坐不住的人,这次天明湖打捞溺水者,他又奔上奔落,导致心动过速,达到了157……大家再也不敢让他出外勤了!

    目前,飞狼救援队有正式队员48人,内有党员5人,女队员七八人,有专业技能者12人。另有外围组织——志愿者130人。记者了解到:这种“吃力不赚钱”的组织,想入围的人还不少。从志愿者到预备队员是一道门槛,要看志愿者的出勤率和技能,从中选拔出优胜者成为预备队员;从预备队员到正式队员,又是一道门槛,除了看他的出勤率和技能,还要加上一条:服从命令。这样层层把关、沙里淘金,保证了队伍个顶个都是精兵强将——50名预备队员中,就有20人入编县人武部民兵特种应急救援排!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飞狼救援队十分注重平时的训练。去年,他们组织了队列、胆魄、索降、地图识别、冲锋舟驾驶等系列业务培训;今年,又进行医疗救护培训,请县卫计局的医生、护士来上课,至目前止,新队员至少一次参与受训,老队员一般在3次以上。

    不过,有新鲜血液补充,也有因年龄渐大、工作太忙、体力不足等多种原因要求离队的。至目前止,已有4人要求退出飞狼救援队。这是可以理解的,邓小平曾言:“在现阶段,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大多数人不行;一时半会儿可以,长期不行!”人们不会忘记坚守在飞狼救援队的那些人,也不会忘记选择离队的那些人曾经挥洒过汗水。

    感动了许许多多人

    杨优娣是飞狼救援队的医疗救护组长,陈俊誉之为“女中豪杰”。她对今年4月份的搜救行动,印象尤其深刻。

    今年清明节,有深甽镇清潭村村妇因上坟送纸钱失踪。电话打到飞狼救援队,已是晚上7时。他们赶到清潭村后,通过地图分析、查监控,锁定了坟地周边为搜救范围。镇政府和派出所有关领导的话,让队员们心里热乎乎的:“你们比较专业,搜救方案由你们定,我们全力配合,注意自身安全!”

    搜救人员分3组,以10米一个人的间距,在第一尖山麓搜寻。夜11时,对讲机里传来喜讯:“村妇找到了,在悬崖下的梯田里,可能摔伤了……”队员们迅速准备了担架和医药箱,向梯田靠拢。

    天黑、崖高、路窄,抬着村妇的担架走得异常艰难。镇政府某主任和派出所长,一直轮流抬担架,这让队员们分外感动。

    好不容易抬到村口,因该村地处偏远,救护车难叫,又是队员开着自己的货车,把村妇送到县第一医院……

    人心都是肉长的。飞狼救援队这帮傻子加疯子,着实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天马建设”老总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并讲明:“给你们长久使用,不拆迁不用搬!”跃龙街道人武部长邬春海、副主任蒋定陆鼎力支持,多次说:“你们人手不够时,可随时叫我们支援……”宁海搏星拳击俱乐部经理王必文,捐助2万元用于购买装备。此外尚有“东方日升”捐助5万元,上海某物业公司捐助20部对讲机、1台电脑,迪莫企业捐助袜子、内衣一批,网名“心一”的网民捐助1000元宣传费……

    当然,最令人动容的,是飞狼救援队队长李浩能。队里装备的救生艇、航拍仪器、破拆设施、水下探视镜等七七八八的约40万元,绝大部分是他自掏腰包。记者曾不解地疑问,他只简单一句:“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迄今,飞狼救援队已收到受助群众各类锦旗19面,浙江广播电视台、《宁波日报》、宁波甬派网站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他们的事迹——他们付出了这么多,大概这是他们唯一的“获得感”。

    当前,虽然商业大潮汹涌澎湃,但这方土地上,从来就不乏急公好义、义薄云天的人们。对他们而言,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有慈悲的光芒和正义的力量在其中。它分担了政府在抢险救灾上的压力,承载着社会对和谐平安的期许,真好!(王方、惠广亮)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