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陈奇翰医生工作忙碌了一天,下午三点多刚给病人做完手术后,便急匆匆地驱车赶往30公里外的毕浦中学,去看望一个他心中一直挂念的人。
事情还得从五年前说起。陈奇翰医生是脑外科主任,每天忙于医院事务,接触各种各样的病人,也见识了很多因病致贫的家庭,这使他产生了想长期资助一位学生的念头。他便通过县红十字会物色资助对象,与当时在瑶琳小学读三年级的沈煜洁结成了对子,这一结就是五六年。今天,陈医生想去看望的就是她,想在开学之际,给沈煜洁送去温暖和问候。
沈煜洁一家有五口人,爷爷奶奶年纪都是七八十岁的高龄,爷爷年轻时就患有气管炎,现在年纪大了情况越来越不好了,时常要吃药控制病情。奶奶有点弱智,自己生活不能自理,常年需要人照顾,在8月份刚刚去世。妈妈从小时候起身体就不好,16岁时就动过肿瘤切除手术,至今也因为各种原因动了三次手术。不幸的是,妈妈后来又被查出了慢性肾衰竭,让这个本身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医生说这是富贵病,一辈子要吃药。一再交代这个病一定要养,不能干重活,不能吃力,不然会加重病情。她只能无奈地辞去针织厂的工作,在家“养”病。可她也不能完全静心在家养病,因为没有钱日子也过不了,还要还借来的好几万医药费的钱。她的身体好一点,就去找点临时工做做,有好几次,做吃力了,又让病情加重,又要多花钱,得不偿失。所有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沈煜洁爸爸身上。沈煜洁爸爸也没有固定职业,靠做小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开支。一家人生活得十分艰辛。
陈奇翰医生在了解了沈煜洁的情况后,当即表示要长期资助沈煜洁读书,帮助她完成学业。每年资助她2000元左右的生活费,并时不时去看望沈煜洁,关心她的学习、生活情况。沈煜洁有什么需求、什么困难,也会尽自己所能帮助解决。
沈煜洁虽然家境不好,但是她得到了有心人的爱护,在爱中成长的孩子特别地健康和阳光。她看到陈奇翰医生的到来,便迎上去亲切地叫“陈叔叔”,还拿出来早已准备好的一封感谢信交给陈叔叔,还特意交代要陈叔叔回家再看。陈医生也高兴地跟沈煜洁打招呼“哇,一段时间不见,又长高了嘛,是个大姑娘了……”现场的人员都哈哈大笑起来,氛围非常融洽。一次简单地握手,一句轻轻的问候,一个灿烂的微笑,现场都洋溢着一股爱心的暖流。
毕浦中学的季副校长介绍,沈煜洁在学校的学习表现非常优秀,不仅在班级担任副班长,而且还多才多艺,多次主持学校开展的大型活动,并在各类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同龄人中算是佼佼者。
沈煜洁的妈妈也跟我们说,“沈煜洁在家也是个懂事、听话、孝顺的孩子。我身体不好,不能干太多的活,她也会帮我主动分担许多家务。在她奶奶这次生病期间,沈煜洁也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奶奶。因为她奶奶到病后期大小便都不能自理,所以都是要家人帮忙,沈煜洁有空就会去照顾。有些连我都吃不消的脏活都是她在帮她奶奶处理,真的是非常听话。在她奶奶生命垂危的最后一刻,也是她陪在奶奶身边……”听到妈妈说起奶奶,坐在一旁的沈煜洁不禁又落下了伤心的眼泪。
驱车30公里,就为短短半个小时的相见,临别走的时候,陈医生又语重心长地跟沈煜洁说:“你要好好读书,争取考上一所好的高中。叔叔希望你以后能够学业有成,自力更生,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