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收到对方写来的感谢信,说明患者身体在慢慢恢复健康,这也是我们捐赠者所希望看见的,我也衷心祝福他越来越好。”
近日,造血干细胞捐赠者杨先生收到由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转交的来自受捐者的一封感谢信,看完感谢信他这样说道。
写给尊敬的捐献者
尊敬的捐献者:
您好!
一年了,我无数次在心里感激您,我不知道您的名字,不知道您家住何方,甚至我都不能当着您的面说一声谢谢。但我知道您是我的恩人,我儿子的救命恩人,是您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让他可以健康幸福地生活,5月21日是我儿子成功移植造血干细胞1周年的日子,也是他“重生”的日子,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一天。
回想起一年前所经历的岁月,我们感慨万千,有艰难、有痛苦,但更多的是坚强与欢笑。您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让我儿子恢复健康。在一年康复检查时,医生说:“就是亲兄妹捐献的造血干细胞也没有这么好的吻合效果,各项指标恢复非常好。”
按照规定,我们现在还不能见面,但是我们心里会永远记着您、感谢您。
我们相信,一定会有机会来报答您的恩情。我们家在海边有房子,将来允许见面时,我们邀请您和您的家人来我们家度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020年5月18日
患者母亲
播撒大爱的旅程
据悉,2016年9月,杨先生参加单位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他留了10毫升的血样,登记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19年3月,他接到了杭州市余杭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杨先生毫不犹豫地表示,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够捐献。
由于患者情况比较紧急,3月底,杨先生做了高分辨采样和体检。为了更好地调节身体,他的爱人专门帮他制定了清淡的均衡食谱。4月,复查结果显示杨先生各项指标均正常,符合捐献要求。5月21日,他捐献了约264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成为余杭区第33例、我省第47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按照“双盲”原则,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受捐者双方信息需互相保密,但他们之间特殊的亲情是无法割裂的。
这封感谢信触动了杨先生的内心。“那天晚上八点多从单位回到家里,看见这封信,很惊喜,也为对方感到高兴。”杨先生说道。
捐献之后,杨先生也总会不经意地想,对方的身体是否有了好转,是否一切安好。当他看见这封感谢信,他惦记的心也像是有了着落一样。“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份生命希望的传递,无论是谁遇到这样的机会,我相信都会义无反顾去做。”杨先生说。
自捐献以来,杨先生一直走在播撒大爱的旅程中,通过参加杭州市马拉松赛事、梦想小镇马拉松比赛等活动,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等知识,动员更多的人加入这项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