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是儿童节,大朋友小朋友争相过节。在省中医院的病房里,邵医生平静地躺在病床上,身旁的“血细胞分离机”正在运转。历经4个半小时,采集了284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他成为我省第567例造血干细胞捐赠者。邵医生为远方的病患送去“生命火种,是这个“六一节”给这个“大朋友”最好的“礼物”。
上午8点半,邵医生开始采集造血干细胞,妻子在一旁默默陪伴。因为要捐献,夫妻俩都没能去现场观看儿子学校的文艺汇演,只能在视频里看孩子的表演。虽然不能陪伴孩子过节,但他觉得这个六一过的特别有意义。

邵医生是一名ICU医生,在2010年8月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如果我的这一点付出就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那我一定会义无反顾!”当时的场景,他仍记忆犹新。那原本只是他多次无偿献血经历中的一次,无意中看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资料,他当即决定多留取10ml的血液登记入库。
“虽然知道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但我还是愿意尝试一下,因为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希望,如果真的配型成功,给患者带去的可能就是活下来的机会,作为参与者,我觉得很骄傲。”邵医生说。

10年后,就因为他当时这个决定,将会挽救一个生命,一个家庭。“这是一颗十年前就埋下的捐献种子,今天总算发芽了,希望今后能茁壮成长。”邵医生笑着说。
10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就在快要遗忘的时候,他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的那头正是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知他的造血干细胞配对成功。虽然已经整整过去了10年,可听到这个消息时,邵医生依旧格外激动!工作人员说想征求一下他的意见,是否还同意捐献,他坚定地说了四个字:“当然要捐!”

邵医生说因为自己是学医的,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对身体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作为一名医生,这没什么可犹豫的,何况这是救人,是与时间赛跑。”
ICU全体医护人员对邵医生的这一举动纷纷点赞并送上祝福,也希望受捐者能早日康复。

下午1点左右,邵医生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他说:“虽然我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看过了太多的生生死死,悲欢离合,我希望自己在业务上能帮助到患者的同时,个人也能尽一份绵薄之力,为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同时祝愿他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