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见到潘晓丹已是在4月7日,宁大附院举办的小型欢迎仪式上。从前的一头长发早已剪短成了齐耳短发,微微晒黑的脸庞,时时透露着归家的欣喜。
从1月25日出征武汉到3月22日,凯旋还浙,又经历14天的隔离,我们的英雄终于在这春花烂漫的季节回到了家乡宁波。“今天看到浙B的车无比激动,我们回来啦!”4月6日中午,潘晓丹在她的朋友圈上发出了欢呼。

她是宁大附院重症监护室的主管护师,在武汉疫情爆发的危急时刻,主动请缨支援。物资紧缺、战况不明、临危受命,她和两位同事一起编入浙江省首批医疗队奔赴武汉。还没来得及调整,她便已在武汉第四医院的重症病区开始忙碌。晓丹的工作时间有时是后半夜,她不仅要背着几十斤重的消毒水先消毒病区,还要照护那些重症的新冠患者。每次错过饭点,只能吃冷菜冷饭,加上经常日夜颠倒,她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和胃病。在这人人闻之色变的病毒面前,她离它们却如此之近。2个月承受的重担和压力,在遇到“娘家人”的那一刻,都化为了无声的泪水。有释放、有感动、有喜悦、也有骄傲。
2个月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去时还是一名“普通群众”,归来时,已是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以后我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个在同事和病患眼中的“快乐丹”在宣誓的那一刻却是无比的庄严和肃穆。
“从今以后,我有多重身份啦,党员、白衣天使、红十字培训师!”是的,我们的“快乐丹”还是一名教龄3年的红十字救护培训讲师。从2017年7月成为一名二级救护培训师资起,“人道、博爱、奉献”就成了她所信奉的理念和践行的方向。“成为一名护士能救死扶伤,作为一名救护培训师却能让更多人避免伤害,学会自救和互救。”
3年来她累计授课近90余场,培训5000余人次,往往才下了夜班不作任何休息就赶往课堂为学员们授课。她讲课风趣、幽默,要点清晰,尤其是结合ICU工作的救护案例,把专业的救护知识讲解易懂简单,深受群众尤其是农村老年群体的喜欢和好评。2019年暑假,在宁大附院的报告厅里,她为300名中小学生进行暑期的防溺水等救护知识的讲座;2019年10月,洪家村文化大礼堂内,她为40名老人结合老年病作救护知识普及;2020年1月8日,江北区的一家酒店内,她为45位员工和企业负责人进行救护员培训,课程结束后,酒店的负责人当场预约她年后再来进行一场救护员培训。“每次课程结束后,学员们给我的肯定就是对我最大的鼓舞。”

迎接英雄归来的仪式上,阔别讲台3个月的晓丹再次穿上了她的讲师服,手捧鲜花和江北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一起站到了报告厅的舞台上。58天的武汉战疫,他们是全浙江收治率最多、治愈率最高,时间最长、最能吃苦的一支队伍,荣获了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先进集体”的称号。2个月的“战疫”之路,潘晓丹也用她的身体力行最好地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