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救治抗美援朝伤员,91岁“白衣天使”完成遗体捐献

发布时间:2020-10-25发布者: 浏览量:

    2019年12月24日上午,天阴沉沉的,窗外飘着丝丝细雨。在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部,与医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退休护士章人望,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老人留给生命“最后的馈赠”,却点燃了其他人生的希望,将爱永远留在了世间。


    “母亲在很多年前就萌生了捐献遗体和器官的念头,且一直很坚定。作为子女,我们也算是帮她完成了生前最后且美丽的愿望。”章老的儿子许先生眼里噙着泪说道。

 

    章人望是绍兴人,1928年12月出生,母亲是助产师。1951年,浙江省第一康复医院精神病防治所(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前身)成立,专门接收来自抗美援朝等战场上下来的士兵,为伤员们进行康复。看着满身是血的士兵,教书育人的章人望毅然走下讲台,投身护理学,经过培训,成为了该院的一名优秀的精神科护士。

 

    医者仁心,作为精神科的护士,她不仅要减轻伤员们的肉体痛苦,更关键的是用爱心和耐心抚平患者内心的伤痛。几十年来,她将青春年华献给了医学,也收获了沉甸甸的情谊。

 

    在章人望的告别仪式上,一名头发花白,佝偻着身体的老人在女儿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坚持走到电梯口,目送她离开,眼泪止不住地流。今年87岁的蔡老是章人望的同事兼“战友”,两人携手走过了几十年护理事业生涯。

 

    在蔡老记忆中,章人望最大的特点是敬业且勇敢。“战场上下来的士兵,伤口是很吓人的,血肉模糊。”蔡老回忆,“她想都没想就冲上前,跪在地上帮伤员包扎、打针。”

 

    见惯生死的章人望,深感生命的珍贵。1956年,随着医院搬迁至湖州,章老一家也到湖州定居。老人的儿媳妇胡凤娟,也是三院的一名精神科护士,她回忆道:“我母亲时常给我讲她年轻时的故事,叮嘱我要对每一位患者付诸真心。”

 

    在医疗战线坚守了一辈子的章老,退休后还时常关注医学方面的动态。年纪慢慢大了,她开始操心起自己的后事。20多年前,她第一次向家人提出捐献遗体的念头,没有得到支持。意念坚定的章老,就给每个人一遍遍做思想工作。那时候湖州志愿捐献案例很少,老人就通过电视,联系到了当地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在2007年8月13日,签署了捐献协议。

 

    “我要捐献角膜,帮助盲人重见光明!”当天,章老拿着协议,将儿女叫到一起,郑重宣布了这个消息,脸上掩不住的自豪。后来,她又陆续做出了逝后捐献脑组织、遗体的决定,为医学科研做最后的贡献。她一直很小心地存放着捐献协议,住院的时候还特意交代了医生和护士。

 

    不久前,一向身体硬朗的老人心脏病复发,于24日凌晨3点半安然与世长辞。忍着悲痛,章老的家人立即联系了湖州市红十字会,在遗体捐献书上签下名字,完成了老人生前的心愿。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