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公里,是杭州到广州妇婴医院的距离,更是重生与死亡的距离。2016年6月24日上午,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病房的1号病床格外安静,江干区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金逸凡在经过5天的动员剂注射后,迎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一刻。经过近四小时的分离采样,她体内的210毫升“生命种子”——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第一时间运往广州,输入等待骨髓移植的三岁白血病患儿体内,完成大爱的传递,成为江干区第8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做志愿的孩子都是善良的
今天的捐献者金逸凡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孩子。作为一名杭电在校大三学生,她在大一刚入学的时候就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心怀志愿梦的她在各处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浙江自然博物馆、中国杭州低碳馆、中国国际动漫节、浙商大会……也在学校里组织过多次志愿活动,用自己的笑容带给别人快乐同时,也让她感到幸福。也正是这样对志愿活动充满热忱的心,促成这次的造血干细胞的捐赠。在学校里,她也算是个忙人,加入了不少的组织,院青协会长、学校官方微信平台杭电助手副社长、校宿管会、党员先锋队等。在院青协里,不仅自己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在担任会长后,还积极组织各种不一样的志愿活动,发挥志愿者精神,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志愿者的热情,也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为他人献出一份力。在其他组织里也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金逸凡所在的学院是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她的专业是包装艺术设计,在杭电助手就是由设计部部长变为了副社长,部分平时同学们在使用的公众号功能界面就是由她设计的,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审美让她在工作时能较快的完成任务。
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学霸
在体现工作能力的同时,学习上也是个标准的好学生。平均绩点专业第一、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还获得过校三好学生、院十佳大学生等荣誉称号,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比赛,多次获得浙江省多媒体大赛校赛一等奖,还有第一届两岸电子书大赛金奖。也正是因为如此,她在大三上学期,经过激烈的竞争获得了去台湾艺术大学交换一学期的机会,这一次的机会也让她获益匪浅。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学术氛围、校园气氛,都让她有了更大的提高。在台艺大的纯艺术环境中,她选择了更多的纯艺术课程,捏塑、皮革等,开朗和好学的性格也让她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在台湾的半年里,除了学习,她也和台湾同学们一起去了很多地方,更深入的认识了台湾。刚到台艺大之时,她就加入了学校里的摇滚社,她在原来的学校里也加入了吉他协会。有一群热爱音乐的朋友,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乐队,在其中担任贝斯手,乐队也不时的参加演出,学校里的摇滚节,在自己学校以及其他学校的活动中进行演出。她平时爱好广泛,学习画画之余,她除了喜欢音乐,时不时的玩一下贝斯和吉他一些乐器,还很喜欢看书,兴致之余,有时也会与爸爸结伴去慢跑、打网球。不仅和爸爸妈妈很亲昵,在学校里和同学们关系也非常好,有许多朋友。
偶然的奉献成就救人的壮举
大一的时候她看到江干区红十字会正在大学开展造血干细胞集中入库宣传采集,听了工作人员的宣传后,她觉着这个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便和室友们结伴去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机缘巧合,那次的留档,连她自己都没想到,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让她与另一个原本不会有交集的人,紧紧相连。这次的造血干细胞捐献,除了给患者带去爱,也给她自己带去了很多感动,她也希望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能传播给更多人,让大家走出对“捐骨髓”的一些误区,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中华骨髓库,加入到给他人一个拥有美好未来的机会。
当江干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将初配成功的消息告诉了她,并再次就是否愿意捐献征求对了她的意见,他毫不犹豫答应了,相继完成预定的高分辨率采样、体检程序后,已经为造血干细胞做好了准备。她说:“并不是每位入库的志愿者都有这样的幸运,这样的机会也许我这一生都不会再遇到,能帮助到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默默支持的家人
作为父母的掌上明珠,家人的担忧一直伴随着她,但这个坚强的小姑娘用一个个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例子成功说服了他:“我是浙江省第287名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上周江干区就成功捐献了一例,而且江干区85后女教师潘克勤都两度跨国捐献造血干细胞了呢,现状她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宝宝,你就放心吧!”父母总于拗不过她,默默的支持着女儿。在她注射动员剂的一周里在父母身边默默的陪伴者,还准备了可口的饭菜、并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准点起床、准点睡觉。
在她身上,你能找到当代大学生的善良、勇敢、担当,你能找到“最美妈妈”吴菊萍那种对生命的尊重,你更能体会到一位90后学子那种对神圣生命的尊重。这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江干学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疆”的意义,为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