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晚,在宁波、余姚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因工伤事故身亡的安徽亳州农民工怀高峰,在余姚市人民医院接受了他在世间的最后一次手术——将健康的一对肾脏和一对眼角膜无偿捐献,彰显了人间大爱。他也成为余姚市第5例人体器官捐献者。
11月10日下午,在慈溪某纸业开货车的怀高峰,送货到余姚市兰江街道一家公司后,装货时不慎被厚厚的纸板压倒,头部受重创,被送往余姚市人民医院抢救。此后,一直昏迷不醒,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11月16日,急诊重症监护室主任汪正权告诉怀高峰的家人,怀高峰处于脑功能衰竭状态,继续治疗也是维持生命体征,这种情况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维持现状,另一个是放弃治疗,将器官捐献给他人,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帮助别人。想到怀高峰正值壮年,身体一直很健康,于是全家决定捐献怀高峰健全的器官。
令汪正权感动的是,怀高峰的父亲深明大义,希望医生早点做移植手术,以确保捐献成功。他说,“儿子已经不能干活了,我也没做什么贡献,我想让他在世上多做一点贡献。他的器官在别人身上,等于我儿子活着,帮助别人能够健康地活下去。”
怀高峰出生于1981年7月,今年35岁,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父母妻儿都靠他在外打工挣钱度日。怀高峰的父亲年届花甲,今年6月,在慈溪打工的那家企业倒闭后,被拖欠了半年工资,还在打官司讨薪。当被告知国家对器官捐献者将给予“生命关爱”人道救助基金时,却被老人一口拒绝。他一再强调无偿捐献器官,不要任何回报说:“如果给了,我也要把这钱再捐献出去。”
“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身体好,器官捐献是他唯一能留下的东西,他用另外一种方式在保护我和我儿子,用另一种方式来疼我们爱我们,每天看着我们。”在怀高峰的妻子眼里,丈夫为人老实肯苦,乐于助人,哪怕一点小事,只要帮得上,都会相助。比如他货下完了,可以吃饭了,但看到别人还在忙,他都要去帮一把,再一起去吃饭。我们这么做,就是要把这种爱心能传得越大越好,我想这也是我老公最大的心愿吧。”
11月19日,怀高峰捐赠的双肾分别移植给宁波的两名尿毒症患者,他的眼角膜存放于宁波市眼科医院眼库,将给适合的患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