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区红十字狼群应急救援队(以下简称“救援队”)成立于2016年,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自发组建的公益性救援组织,目前在册队员147名、骨干60名、党员37名。2017年设党支部,为杭州市“两新党建示范点”。2018年加入“杭州市红十字机动应急救援队”,成为市红十字救援骨干队伍。该队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为宗旨,以“保护生命健康、促进和平进步”为使命,积极服务社会。成立至今累计出勤近千次,跨区域救援50余次。救援队先后荣获省政府团体三等功等荣誉。
今年汛期中,持续强降水导致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发生严重洪灾。作为专业社会救援力量,该急救援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与官方救援队共赴前沿一线,筑牢抗洪救灾的“钢铁大堤”,为保护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日夜坚守、来回奔波,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方有难、八方救援”的感人篇章。
一、立足本地救援,自觉行动当好“守护神”
进入梅雨季节,富春江迎来了年度“大考”,特别是今年持续的强降雨影响,造成富春江水位持续攀升、逼近“警戒线”。从7月6日起,救援队自觉进入备勤状态,时刻关注水位情况,做好应急救援准备。随着强降雨持续,特别是新安江大坝开启9孔泄洪,富春江水位出现告急。对此,救援队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将打好辖区抗洪救灾仗、守护辖区民众生命健康作为重中之重。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会同区消防大队始终处于警戒状态、做好备勤工作。期间,每天组织30余名队员在富春江两岸保持24小时不间断值守待命,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处置。截至水位线回落到安全范围,救援队先后投入执勤120余人次,为保障辖区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持续当好“守护神”。
二、响应跨省救援,主动出击当好“急先锋”
在较好完成辖区内防汛救援工作后,“闲不住”的救援队立即向区红十字会报备,主动请愿参与灾情严重的江西鄱阳、安徽铜陵等地救援工作,当好传递爱心接力、展现富阳精神的“急先锋”。受持续强降雨和中上游长江泄洪影响,江西省遭遇本世纪以来最大洪灾,鄱阳县是此次受灾较严重的区域。救援队主动与当地政府对接交流,就做好相关应急救援达成共识,7月13日派出12名具有丰富抗洪救灾与水域救援经验的队员赶赴鄱阳,并为救援人员配备了2辆应急救灾车辆、4艘冲锋舟及各类相关水域救援装备。经500多公里长途跋涉到达灾区后,救援队来不及歇口气就立即投身抗洪救援工作,迅速启动群众转移、物资运输、平安巡防等救灾工作,在长达72小时的连续救援工作中,救援队共借助冲锋舟转移受困群众296人,依托发电机帮助671户村民手机充电,确保民众与外界保持正常联络,为当地民众筑起了一道“安全网”和“爱心堤”。江西回富后,救援队人不解甲、马不卸鞍,又将目光投向其他需要援助的地区。安徽铜陵也是此次受灾较严重的区域之一,告急指令一发出,救援队再次作好出征准备。7月20日下午,救援队8名队员携带2辆车、2台发电机、3艘动力冲锋舟及相关医疗救援设备、水域设备等赶赴灾区,当日下午5时30分即抵达安徽铜陵枞阳县宏实中学开展救援,为当地民众夯实了应急救援的“铜墙铁壁”。截止7月21日,救援队和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共搜索房屋85幢,搜救出村民5位,拖回民船5艘。7月22日23点,派出第二梯队赶赴庐江,又出动救援人员9人,车辆2辆,冲锋舟3艘。截止目前,救援工作仍在持续中。
三、助力灾后重建,温情关怀当好“爱使者”
在积极开展抗洪救灾的同时,救援队还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广泛播洒爱和温暖的种子。富阳城区洪水消退之后,组织30余名队员分2组赶赴五丰岛与新沙岛助力灾后重建工作。一是协助做好返岛工作。在组织岛民返乡过程中,队员们主动帮助做好维持秩序、安全防护等工作,协助岛民安全返回家园,在两岛共为有需要的民众提供搀扶、医疗救助等各类救援服务1489次。二是积极参与消杀工作。岛民返岛前,对养殖场、轮渡口、村落主干道等地实施消杀,消杀面积达5000平方米。三是水上护航轮渡往来。救援队专门抽调一部分队员驾驶三艘冲锋舟在江面开展巡防,护航轮渡安全往来。在吴家渡护航9渡次、新沙岛护航7渡次。此次救援,受到了各大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浙江电视台、钱江晚报、浙江新闻客户端等先后对救援队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
下一阶段,救援队将继续坚守抗洪救灾第一线,既当好应急救援的“行动者”,又当好灾后重建的“参与者”,真正为打赢抗洪救灾硬仗作出应有贡献,不断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递“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