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星桥镇红十字打造“博爱乡镇”

发布时间:2021-11-10发布者: 浏览量:

 

    近年来,长兴县虹星桥镇红十字会以建设“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为契机,主动聚焦共同富裕,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全面升级打造“博爱家园”,探索建设“博爱乡镇”。


规划愿景谋局


01 绘发展蓝图


    在前期宋高村、谭家村建设“博爱家园”取得良好成效后,镇红十字会把建设基层红十字示范窗口作为工作蓝图,选择有工作基础的村社区建会,逐渐扩大红十字基层组织覆盖面;同时,提出“聚焦共同富裕、打造‘博爱乡镇’”的工作目标,全面开启打造升级版“博爱家园”的探索之路。

 

 

02 树工作标准


    制定镇、村红十字会“六有”建会标准和工作职责,建立镇、村两级红十字服务站,设置“五个一”建站标准和相关服务内容,在全镇17个行政村便民服务中心统一规范红十字便民通道标识牌和咨询服务内容。积极探索“博爱乡镇”新举措,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摸索出打造“博爱乡镇”的14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和标准。

 

 

03 建管理制度


    镇、村两级红十字会建立议事决策、会员和志愿者登记、学习培训、社会服务制度以及会费、救助金使用等信息公开制度,先后制定《虹星桥镇红十字会组织流程建设规范》《会员管理办法》《红十字会博爱资金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做到组织机构、制度、职责“三上墙”,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建立组织筑基


01 铺好组织班底


    按规范流程组织召开村红十字会成立大会,将村领导和党员骨干发展成为红十字会员,并纳入理事、会长候选人,保证各村红十字会理事成员都是精兵强将。村党支部书记任村红十字会长的比例为100%,党员骨干占理事会成员的83.7%,为全镇红十字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02 织密一张网络


    根据全镇行政村的发展现状和地理位置,按照“择优先建示范点、培育成熟后跟进”的思路,选择基础相对优越、条件相对成熟的宋高村、谭家村等4个村作为先行示范,后续又跟进成立7个村红十字组织。以镇红十字会为中心,建成以示范点为枢纽的全镇红十字组织网络。目前,全镇17个行政村全部设立红十字服务站,其中11个村建立红十字会,建会率达65%,基本实现“一村一红、全镇一片红”的工作构想。

 

 

03 建强两支队伍


    动员镇党委书记、镇长率先入会成为镇红十字会员,其他班子成员也纷纷加入红十字队伍。镇村两级已有红十字会员811人。建立“爱满虹溪”“爱满宋高”“爱满谭家”“谭家水上救援”等镇、村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共有志愿者478人,广泛地活跃在全镇为民服务的第一线。


注重服务惠民


01 搭服务之台


    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以红十字工作者命名的“朱晓彬工作室”,设立“红十字会员之家”,在全镇5个便民服务中心配置AED。组织各村搭建“博爱学堂”“博爱养老中心”“博爱医疗室”“博爱帮扶基地”等红十字服务平台,积极助力健康乡村、乡村社会治理、乡镇经济振兴等工作。

 

 

02 行服务之实


    结合春节、中秋、重阳等节日,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开展“博爱送万家”活动。近3年来,为群众健康体检、居家养老、疫情防控等提供人道志愿服务活动46场次,惠及群众超1.3万人次。利用“博爱学堂”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65场次,惠及群众7800余人次,培训救护员285名。建立“博爱助学”“博爱扶贫”“博爱助残”等博爱资金项目,开展“博爱一元捐”活动,共募集人道救助金84.4万元,为368名困难群众送上人道关怀和慰问。全镇共动员188人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60人登记成为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者,实现人体器官捐献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各1例。

 

 

03 传服务之声


    围绕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结合镇、村的网络化管理,把各村的网格员发展成为红十字文化和人道服务的宣传员,搭建由全镇18名网格员组成的人道传播服务网络,建立基层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博爱公园”“博爱步道”等线上线下宣传平台,传播红十字好声音。利用“5·8世界红十字日”、村户主大会等时机,评选表扬“博爱家庭”“献血标兵”,传递社会正能量。在各村便民服务中心建立红十字便民服务通道,征集群众的意见和需求。近3年来,通过“虹星桥畔”微信公众号先后推送“红人故事”等工作信息23期380余条,征集关于红十字领域意见和需求21条。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