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绍兴市红十字会立足“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聚焦“三救三献”主责主业,在市、县两级建设集“生命教育、人道传播、志愿服务、救护培训、三献工作接待咨询”等功能融为一体的红十字人道公益会客厅,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普惠的人道服务。

01 在创建定位上,注重市县联动
此前,绍兴市乡镇(街道),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打造红十字服务站;村(社区)结合文化礼堂、农家书屋,建立服务点、救护站,重点推进“博爱家园”项目建设。

但是,绍兴市、县两级,还缺少直接面向群众的服务窗口。人道公益会客厅弥补了这一空白。
至此,“市、县、镇(街)、村(社)”四级联动,面向群众的服务网络已健全,上下联动的一体化服务阵地已构建完成。
02 在服务内容上,突出主责主业
人道公益会客厅融办公、展示、服务、活动于一体,是人道资源集聚地、人道关怀服务地、生命大爱展示地、应急救护培训地。

红十字志愿者、红十字救护培训师、红十字工作人员等常态入驻,按照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多样化服务要求,依托“数字红会”系统,搭建志愿服务供需线上线下对接平台,向群众提供红十字“三救三献”等特色化服务内容,做到市、县、镇(街)、村(社区)同频共振,把组织送到群众身边,把温暖送到群众心里,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03 在建设标准上,坚持高标准融合
绍兴市本级和各区、县(市)依托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生命教育体验馆等人流量较大的阵地融合打造,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社会服务综合水平。

坚持“4+X”标准,其中,“4”包括三献工作咨询接待、名师工作室、志愿者工作室、救护培训基地等必选项,“X”包括生命关爱体验区、博爱(志愿服务)广场等自选项。
据悉,绍兴市红十字会本级人道公益会客厅现已全面建成并投入试运营,总投资100余万元,实际使用面积近600平方米,包含博爱长廊、救护培训基地、公益直播间、志愿者办公休息区等。
会客厅也已入驻郭秀珍志愿者工作室、周菊珍名师工作室等骨干团队,实现常态化、机制化管理,实施量化清单式考核,及时有效地为群众提供“三献”咨询登记、救护培训、救助申请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