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
日,雨夹雪,气温降到了个位数,空气中的湿冷直透入骨髓。奉化市殡仪馆的上空,凝着一股浓浓的悲伤。
一大早,数百市民、红十字会志愿者、奉化中年群网友来到这里,送好人吴权最后一程。长长的送行队伍中,手牵着手的一行人特别显眼,他们是来自普天乐健康乐园的代表。
“他是个难得的好人!”“老天都在哭了,我们都舍不得他!”“吴权大哥,请一路走好!”……一句句饱含深情的呼唤,和着啜泣声,钻入耳朵里。
2天前,也就是2月17日下午3时35分,奉化市红十字会理事、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好人吴权大哥,仓促地走完了他的一生,时年51岁。
他说:“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于是,6年不到时间,两支志愿者队伍先后成立,一股股爱的暖流,漫向整个奉城…
“吴权大哥是奉化公益事业的老前辈。”悼词里,有这么一句话。
在奉化,有两支影响力很大的志愿队伍,一支是奉化市红十字博爱志愿服务队,一支是慈善总会的奉化义工分会。而吴权大哥,正是这两支队伍的主要发起人。
网友“水手长”清晰地记得,2008年1月6日,网友“爱憎分明”在“奉网论坛”发帖,呼吁成立网络志愿者。他,就是吴权大哥。3月4日,13名志同道合的网友聚在一起,组建了奉网义工队(义工分会前身)。“其实,在这之前,大哥就一直在做公益,比如,2006年11月的保护母亲河行动,2007年3月的救助尚田镇白血病小女孩,2007年11月的富泉足浴敬老院暖冬行动,等等。”
2011年6月3日,吴权大哥受市红十字会委托,又将奉化中年QQ群里的热心人士召集到一起,组建了奉化市红十字博爱志愿服务队。3年不到时间,他组织策划各种形式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近150次,志愿者参与数达1500多人次,总服务时间超过5000小时。从发展红十字志愿者到红十字志愿者管理,从策划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到活动的实施,从活动经费的筹集到具体使用,他几乎从不落空。
“大哥绝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公益事业上面了。”网名“天堂鸟”的红十字博爱服务队队员王亚珍随口就举出一堆例子:开展红十字“情暖环卫”系列活动,慰问困难环卫工人,设立红十字环卫工人爱心加水站;推出“夕阳乐”大型敬老系列活动,每年到全市14家敬老院慰问送温暖;开展“关爱老兵”活动,给黄埔抗战老兵过生日,陪黄埔老兵游滕头,帮助老人安享晚年;设立“妈妈的爱”基金,帮助困难学生;到外来民工子弟学校送爱心,让他们在异乡感受温暖;到培智学校、阳光家园送温暖、献爱心,为智障孩子送去关爱;开展“情暖旅途”系列活动,带领奉化中学红十字会志愿者、莼湖镇红十字小小博爱志愿者春节前夕在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集聚地义务咨询、提行李、送矿泉水、送腊八粥,给旅客送去温馨……
王亚珍忆起吴权大哥曾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如果能组织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那么爱心事业就可以做大,更多的人可以得到帮助。
他说:“有需要我的地方,告诉我,我一定会想办法” 大哥的骤然离世,刺痛了很多人的心,送别的人群中,不乏年过八旬、坐着轮椅的老人
2月18日,奉化市红十字会为吴权大哥举办了追悼会,市殡仪馆翠柏厅里里外外,尽是花圈、花篮和挽联,有很多是曾经的受助者:江口老人乐园、岳林街道斯张村村委会、普天乐健康乐园……
“我是17日晚上7点多得到消息的,当时脑子一片空白,拿着电话愣了很久……今天早上一起床,准备来见吴权大哥最后一面,园里住的残疾老人听说后,一个个眼泪汪汪,争着要来。后来,出于安全考虑,只让10来个身体状况稍微好点的来了。年纪最大的85岁,最小的20岁。其中有3位老人都是坐着轮椅,由工作人员推去的。”普天乐健康乐园的负责人张碧芬告诉记者。
在普天乐健康乐园里,一说“留着两撇小胡子的吴权大哥”,都知道。“认识很多年了,我们这个敬老院前后三次搬迁,但吴权大哥的身影从未间断过。春节前,他还来过几次,跟我商量长期结对的事情,没想到……像这样的好人却英年早逝。”张碧芬说。
岳林街道斯下张村的老斯一家,昨晚6点多才得知此事。“怎么都没人告诉我们一声?我连他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了……”电话里,老斯愕然。
老斯一家6口,妻子和儿子都患有精神残疾,孙子孙女,一个读初中,一个读小学,儿媳负责在家照顾,真正的劳动力只有他一个人,而他会的也就一点农活,全家人日子过得很艰难。去年,在红十字博爱志愿者的联系下,市红十字会出资帮他建起了一个占地约3亩的博爱农场,种了不少蔬菜。“从此有了盼头,养活一家子人应该没啥大问题了。”老斯告诉记者。
吴权大哥帮了老斯家很多忙,从确定场地、联系搭建钢棚,到购置播种机、联络技术人员,他件件不落。蔬菜收成后,卖不出去,又是他,四处联系买家,还亲自驾车送货上门。“帮了我们家这么多忙,好几次留他吃饭,他都找理由推了。”在儿媳毛亚波的记忆中,吴权大哥话说得不多,但对他那句“有需要我的地方,告诉我,我一定会想办法”印象非常深刻。
网名“小草”的红十字博爱志愿服务队队员陈勇说,吴权大哥想问题很周到,眼光看得很远,经常向大家灌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除了老斯家的红十字博爱农场,还帮助另一个贫困家庭老印家建起了红十字博爱牧场,给这个不幸遭遇火灾、由2个老人和1个孩子组成的困难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他说:“做好事就默默地做,不需要别人知道,也不要想着回报”熟悉的人都知道,大哥有“三怪”:不要头衔、不争荣誉、不爱宣传…
昨天,当记者提出,想看看吴权大哥以前参加活动的照片时,却让红十字博爱志愿者们为难了。找了几个小时,才找出10来张,其中大多是背面或侧面,有的还低着头,看不清模样。
熟悉吴权大哥的人都知道,他有“三怪”:第一,事情要用心做,但头衔不要;第二,评先评优,让大家上;第三,照相机、摄像机一出现,赶紧躲。
采访中,几乎每个人都说到,吴权大哥最令人钦佩的,是他的无私奉献、淡泊名利。
“外界看到我们做了什么什么好事,很多人不知道,大哥在背后的默默付出。很多活动,到我们这里的时候,大哥前期已经做了很多策划、联络工作,实地调查也去了好几次。”
“一直以来,志愿组织的活动经费都很少,大哥经常自掏腰包,塞钱给困难群众,垫付活动经费,请队员们吃饭。”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虽然大哥做了这么多事情,可无论是‘岳林文化’还是‘吴权’,都很少能在报纸上或电视屏幕上看到。”
“优秀志愿者,1年评选1次,要真按服务时间来算的话,每次都应该是大哥,但他从来都是直接跳过自己,而推了别的队员。”
“红十字博爱志愿服务队在风雨中一路走来,大哥像对自己小孩一样精心呵护这个来之不易的队伍和好不容易树起来的公益品牌。红十字博爱志愿者先后获得了宁波市慈善奖、宁波市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奉化学雷锋十佳志愿者,奉化市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等众多荣誉,而他自己却甘当绿叶。”把荣誉让给他人。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凡是跟名利搭边的,躲都嫌来不及。市红十字会理事和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头衔,是我们红十字会为了有利于工作而推荐的。为这,还给他做了好几次思想工作。”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王国其说。
“行善并不一定都会得到感恩,有时候也会感到委屈,大哥总是安慰大家,做好事就默默地做,不需要别人知道,也不要想着回报,我们只管把事情做好,不要让这些杂音打击我们的积极性。”在有人对红十字会工作开始质疑的时候,吴权带领着他的志愿服务队一直在坚守着这份爱心公益事业,默默地做着奉献。
他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爱心要一棒一棒传承下去”,就这样,小小博爱志愿服务队成立了,爱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点点发芽…
2013年6月21日,莼湖镇尔仪小学成立了小小博爱志愿服务队,这是全市第一支儿童红十字志愿队伍。
“大哥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他希望通过从小培养爱心接班人,将博爱精神发扬光大,让爱心事业薪火相传。”网名“精灵”的队员俞玲萍说。
尔仪小学的总务主任屠尧海告诉记者,吴权大哥他们跟学校的4个孩子结对已经好几年了,经常会来电来人,送点学习用品,或问问学习生活情况。接触多了,大家都熟了。去年6月,大哥一提出这个想法,学校马上就做了决定。现在受吴权大哥影响,屠尧海也加入了红十字博爱志愿服务队的行列。
“小小博爱志愿服务队成立以后,每个月开展1次公益活动,爱心就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发酵。参加完‘情暖环卫’系列活动,亲身感受到环卫工人的不易,孩子们表态‘以后再也不乱扔垃圾了’;慰问困难家庭回来,孩子们开始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去敬老院看完老人,孩子们又深深体会到了‘尊老’这两个字的含义。”副校长梁海江说,孩子们的变化,老师和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如今,小小博爱志愿服务队已从刚成立时的18人扩大到将近40人了。
奉化市红十字会的专职副会长王国其也想起一件事:“大哥跟一些受助者有个‘君子之约’,约定等这些受助者以后赚钱了,希望他们也拿出一部分钱来,再去帮助其他有困难的人。这样,一棒接一棒,爱心就会不断传承下去,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激发社会向善的力量。”
他走了,事发突然,没来得及留下只言片语,大家说,大哥未了的心愿、未尽的事业,我们继续做、用心做
这几天,除了悲痛,市红十字博爱志愿服务队队长缪亚春心里还有后悔:“12日那天,我本来中午12点20分要打电话给大哥,后来想想别打搅他午休,就决定晚一点再打。等到下午1点多打过去,电话却一直没人接。直到2点多接到电话,说大哥人已经在医院了。现在想想,真后悔,要是当时那个电话我打了,可能一切都会不一样。”
接完电话,缪亚春扔下手头工作,跳上车就直奔市人民医院。半个小时后,在病房见到了吴权大哥,只是,人已昏迷。“那天,我一直在病床边跟他说,‘大哥,博爱志愿服务队需要你,我们大家需要你,你不能扔下不管呀。’我看到大哥的头微微动了几下,眼角还流出了泪水……我知道,大哥舍不得离开。”说到这里,缪亚春的声音哽咽了。一起接受采访的其他几位志愿者,也背过身去抹起了眼泪。
好人吴权大哥离开的消息一传出,论坛上、QQ群里,志愿者们、网友们纷纷留言:
“大哥这一走,我们就群龙无首了。”
“大哥走了,对我们来说,就像失去了至亲一般。”
“本来想再回忆回忆和大哥一起参加活动时的场景,可大哥的照片真的很少,好遗憾。”
“真不愿相信,大哥真的离开了,总觉得,一回头,大哥就在那里。”
……
“大哥走得太突然,从12日病发,到17日过世,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我们知道,他还有很多话来不及说,还有很多事情来不及做。比如,今年要让每个镇(街道)都有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红十字会要进社区……大哥未了的心愿、未尽的事业,我们会继续下去,也一定要好好去做,绝不让他的心血白费。”缪亚春道出红十字志愿者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