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海岛的热心人——记舟山市红十字志愿者俞晓明

发布时间:2013-11-05发布者: 浏览量:

    俞晓明是浙江海洋学院医疗中心副主任,自2006年开始接触救护培训工作,成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以来,他将自己的医学专长与红十字会各项工作,特别是现场应急救护培训有机结合,用一颗善心、一腔热情,在海岛各个行业领域,为不同人群传授应急救护技能,用平凡点滴书写着一名普通志愿者的大爱,诠释“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潜心教学,普及救护技能

    2006年7月,俞晓明兼任了舟山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从此以他高涨的工作热情和认真好学的精神投入到这项事业。他积极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省红十字会的资深培训师请教经验,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同时,及时搜集学员们反馈的信息,根据培训对象不同的文化程度、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及时调整授课方式与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课,并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激起学员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常见应急救护知识。有一次,俞晓明为某社区130多位老人讲授老年人常见急病、突发意外事故以及常用救护知识,长达2个小时的讲课,竟没有一位老人早退。有位社区干部感慨道:“这么多年组织活动,老年人如此认真地听课还是第一次。”

    多年来,凡是红十字会有需要,他从不推托,遇到和单位工作冲突,俞晓明总是急红会工作所急,尽快与同事调班。他总说:“多讲一堂课,就多为群众传授一些自救互救的知识,这是做好事”。多年来,他利用休息时间,志愿为舟山市红十字会进行救护员培训、普及培训及宣教累计达1.6万余人,授课对象涉及渔民、学校、军营、企业、机关、医疗、社区、旅游等群体和领域,为该市现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开展,为广大人民群众自救互救理念与意识的增强、生命质量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探索创新,做强救护品牌

    身为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俞晓明主动把救护培训融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积极探索高校救护培训新思路。他每年在浙江海洋学院新发展的会员中培训红十字救护员,并在学院设立“救护员培训基地”,把培训对象扩大到宿管人员、寝室长等。虽然培训量大,培训时间又集中在晚上和周末,要牺牲大量休息时间,但他甘之如饴。

    在做好救护培训工作的同时,俞晓明还积极参与省、市组织的各类现场救护比赛。他曾两次代表舟山市红十字会参加“浙江省现场救护技能比赛”,都获得奖项。他还负责起草了2012年“舟山市旅游行业现场救护技能比赛”评分标准,参与了舟山市电力、学校、旅游、卫生系统等行业救护技能比赛的裁判工作。他还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强化、规范学生的救护技能,使浙江海洋学院队在全省28所高校的救护技能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团体第二名。此外,他还牵头组织了2011年、2012年“浙江海洋学院学生现场救护技能比赛”,取得了以比赛促培训的效果。因为出色的培训宣教工作,2011年俞晓明被评为“浙江省高校健康教育先进个人”。

    情系人道,撒播爱心种子

    除了当好现场救护培训师,俞晓明还热心参加浙江海洋学院红十字会的其他工作,牵头组织学院每年的“红十字会会员活动月”、“5•8”世界红十字日、“12•1”世界艾滋病日等活动,把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种子撒播进学生的心灵,在学院产生了极大反响。2010年“艾滋病宣传月”活动期间,俞晓明在定海区疾控中心和校团委的配合下,以调查问卷形式了解了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以新生和学生干部、卫生委员为主要对象开展了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还邀请了我国首位贝利马丁奖获得者——慕容枫先生为学生们讲授了他的亲身经历。这次活动在该校师生中产生重大影响,大大提高了该校师生的“人道”意识以及艾滋病防治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俞晓明还多次带领浙江海洋学院学生到偏远小岛、社区敬老院、民工子弟学校等开展社会服务。2011年暑假,他组织学院医疗中心及校红十字会骨干70余人,航行3个多小时到达我国最东端东极,为当地居民及旅游从业人员讲授急救知识和技能,并为海岛空巢老人进行体检和常见病调查,探索海岛空巢老人的常见病预防与治疗对策。为给身患白血病的患者带去生的希望,俞晓明还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时刻准备奉献“生命的种子”。

    俞晓明扎根海岛,用平凡点滴书写一名普通志愿者的大爱,他既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