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0年来,他参与志愿服务50余次,组织4200余人参与红十字活动。他不仅自己奉献爱心,还通过活动感染更多青年学子投身爱心事业。他是浙江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会长刘天宇。三年来,他热心红十字工作,为发展浙江大学红十字会,弘扬红十字精神作出了杰出贡献。2012年12月,刘天宇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评为“全国红十字优秀志愿者”。
志愿服务,弘扬人道精神
三年里,刘天宇坚持志愿服务从不间断,他说志愿服务贵在坚持。
每月第一个周六的清晨,刘天宇都会和20余名志愿者如约出现在杭州市古荡敬老院。虽然不是杭州人,但是表演节目、陪老人活动筋骨、聊天他样样拿手。他说志愿服务贵在坚持,只有和老人熟了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满足老人们的精神需求。2010年,刘天宇在古荡敬老院碰到一位山东老乡,因儿女工作原因搬到杭州。但因语言不通、水土不服,一直吃不惯敬老院的米饭,身体日渐消瘦。得知情况后,刘天宇每次做活动时,都会给老人带10个馒头。
暑假,别的同学都忙着旅游、实习,刘天宇却选择了志愿服务。2010年北川,2011年开化,2012年龙泉,连续三年他利用暑假时间走入偏远地区的学校、乡村,累计志愿服务80余日。去年,他策划的“留守儿童俱乐部计划”,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评选为一类志愿服务项目。
此外,在杭州第二福利院、西溪工疗站、湖墅残障小学等地都留下了刘天宇的身影。三年来,他参与志愿服务50余次,组织志愿者500人次。他不仅自己奉献爱心,还通过活动吸引更多青年学子投身爱心事业。
无偿献血,书写博爱篇章
三年来,刘天宇积极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被评为“浙江省无偿献血先进个人”。
2011年,“幸福为花儿绽放”成分血捐献活动走进浙大,刘天宇作为活动的负责人,承接了整个组织工作。这是浙江大学当时第一次大规模宣传成分血捐献活动。刘天宇带着他的团队,在短短两周时间,完成了活动的组织筹划。2011年4月1日活动启动当天,400多名同学参加了成分血捐献活动,引起了校方、媒体、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次活动后,刘天宇认为目前社会对血液捐献存在误解,对真实的临床需求不是很了解,只有把科学知识传播给大家,建立透明参与的工作机制,才能保证血液捐献活动的持续长效。
此后,刘天宇在该校红十字会创立成分血知识宣传与捐献制度,每月组织20余名同学前往省血液中心捐献成分血,并主动联系学校患白血病的同学,以引起全校师生对血液病、血液捐献的关注。
如今,浙江大学已形成了知识普及、志愿服务、全血及成分血捐献三位一体的无偿献血工作模式,每年2000余人参与无偿献血。刘天宇也因在促进无偿献血工作方面的贡献,荣获2011年“浙江省无偿献血先进个人”。
团队建设,传承奉献信仰
开展服务活动,离不开一个高效的团队。因此,刘天宇注重团队建设,传承奉献信仰。
在团队建设上,刘天宇注重活动总结,编写工作简报;设立秘书处,统筹内部建设;重点突击,打造15项品牌活动;提升工作质量,树立红十字会形象。去年,他组织全会开展志愿服务60余次、救护培训7次、手语培训14次,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3次、自助基金义卖8次、同伴教育10次、无偿献血11次、救灾募捐3次,红十字知识普及与品牌建设活动30余次,共吸引4200余人参与红十字活动,多次受到学校、各级红十字会的表彰。浙江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也因此被评为“浙江省十佳社团”。
如今,浙江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这个具有50年历史的红十字组织,已是浙江大学最大、最受同学们欢迎的社团,每年吸引1000多名新生报名参加,成为中国红十字会会员。
刘天宇认为,一个好的组织不是宣传出来的,而是由它的成员、它的活动所承载的。这样踏踏实实、真正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的红十字会,肯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刘天宇说,虽然快要毕业了,但红十字工作应该是一辈子的事业。也许人一生有很多工作,很多爱好,但奉献将是他不变的信仰。(浙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