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九旬老人弥留之际给医生塞纸条“我是遗体捐献者别忘记了!”

发布时间:2019-04-18发布者: 浏览量: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4月12日,温州市鹿城区91岁离休干部杨存泓的遗体正式捐献给温州医科大学用于科学研究,达成生前遗体捐献的愿望,为医学事业发展送出这份“生命礼物”。据了解,这是鹿城区离休干部遗体捐献的首例。


    1984年,杨存泓从广东省水电二局离休后,他跟随家人定居温州鹿城区。早在2008年,杨存泓从报纸上获取到遗体捐献的信息,就萌生出遗体捐献的想法,随即他给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写了一份信。2015年,杨存泓与温州医科大学茶山校区基础医学院签订了遗体捐献手续。


    10多天前,杨存泓因突发疾病住进了重症病房。4月11日,老人从重症病房转到了普通病房。温州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蒋医生,是杨存泓从重症病房转至普通病房的主治医生,虽然只接触了短短的两天时间,但她对杨存泓的印象特别深刻。蒋医生告诉记者,“杨存泓跟以往接触的老年病人在乐观程度、处世观念上有所不同,包括他的家人也是一样,从来不避讳提及遗体捐献,而是特别坦然地跟医生交代好老人是要做遗体捐献的。”蒋医生曾听说杨存泓住重症病房的时候给医生塞过小纸条,提醒医生自己是遗体捐献者,不要忘记了。这件事令蒋医生十分动容,也从老人身上感触了浓浓的奉献情怀。


    12日晚上8时,在温州医科大学求是楼一楼,举行了一场低调而庄重的追悼会,20余名家属、温州医科大学3名老师及鹿城区委组织部代表等向杨存泓的家属行三鞠躬礼。追悼会过后,温州医科大学与杨存泓的家属完成了遗体捐献交接仪式,完成了老人生前的夙愿。


    看着父亲的遗体,杨存泓的儿子杨代奇和杨劲两兄弟心里五味杂陈,不舍和悲伤,更充满了无比的骄傲。杨存泓的大儿子杨代奇说,“11年前,听到父亲提及遗体捐献,我们是反对与不理解的。父亲说服了我们,他说‘离开人世后依旧能为社会做贡献,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是父亲追求的高风亮节品格,做子女的没有理由反对。


    温州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遗体捐献遵循捐献者生前意愿,体现了更高的思想境界,令人敬佩。”遗体捐献者是医学生的第一个手术“患者”,医学生带着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带着敬畏之心不断炼就自身医术。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