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秒、一分、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8月28日,省中医院的干细胞采集室内,捐献者姜赟的血液在机采下不断地奔涌、回流。12时,血细胞分离机在采集到160ML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后停止了机采,这也标志着姜赟的人体血液在循环了7次后,成功捐献出了造血干细胞(骨髓)。
很快,这份造血干细胞被紧急送往目的地,为北方的一名血液病患儿播下了生命的‘火种’。同时,姜赟也成为了我区2019年度首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姜赟于1988年出生在吴兴的一个小家庭,这位充满热血的青年带着满腔的爱国情怀来到福建,于 2007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部队呆了整整八年。八年间,他以出色的成绩,曾任部队班长职务,荣获个人三等功2次,优秀士兵4次,嘉奖5次。
退伍后姜赟在仁皇山派出所担任协警一职。2017年11月正式进入中移铁通有限公司湖州分公司这个大家庭,现任八里店片区装维员,在领导口中,姜赟是一个吃苦耐劳,听从指挥服从命令,集体荣誉感非常强的一个人。他平时工作认真负责,身体状况良好,参与无偿献血多次。2016年9月29日,在一次偶然的献血过程中姜赟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中留下血样,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我愿意,没问题!”这是2019年7月4日,区红十字会接到姜赟造血干细胞初筛通过的信息,第一时间联系到正在户外安装宽带的姜赟,听到匹配成功的消息,姜赟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一声“同意”也给远在病房中的白血病患儿带去了希望。
姜赟捐献造血干细胞一事得到了单位的大力支持。8月23日,在征得单位同意后姜赟赴省中医院,连续打了5天动员剂,8月28日早上8时30分采集正式开始,历时3.5小时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从他身上采集的造血干细胞悬液,将会输送到一位与他素不相识的患儿体内,为患儿重建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从而有望治愈疾病。
姜赟的这一举动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刚开始还是担心有点担心,经过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讲解后,我对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有了全面了解。”母亲叶莉琼告诉记者,“既然捐献对人没有影响,又能挽救他人生命,我们当然全力支持他。”
“我和他母亲平时也都在献血,这是应该做的善事,我非常赞成他的做法。”父亲姜新海表示。
其实姜赟就是我们身边最平凡的人,然而却坚持干着最不平凡的事情,他为挽救他人生命做出了积极贡献,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而这份精神也将永远化为吴兴无私的暖流,不断传承下去。“做好事、献爱心也没必要告诉太多的人,反正把事情做好,顺顺利利救到人就可以了。”姜赟用简单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想。
据统计,今年我区约有86位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每一位志愿者都将用这份万分之一乃至数百万分之一相合率去换取人间最美丽的生命交替。“姜赟是中华骨髓库第8807例、浙江省第492例、湖州市第12例、吴兴区第2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区红十字志愿者赵赟妍告诉记者,“造血干细胞采集不像大家所认识的通过骨髓去抽,感觉非常痛苦。现在医学比较发达,我们通过外周血方式采集就可以,没有大家想像那么痛苦,同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社会人爱心人士加入到这个大家庭来,为血液疾病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