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曾对希波克拉底宣誓:
自觉维护医学的尊严和神圣,敬佑生命……
感谢您,一袭白衣,
无数日夜坚守在诊治患者的临床第一线;
感谢您,用毫无保留的无私奉献,
让5位患者得以“重生”;
感谢您,留给世人的,
是医者对患者最至高无上的仁爱。
感谢您,陈怿医生!

嘉兴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里,42岁的皮肤科医生陈怿静静地躺着病床上,就像睡熟了一样,病床前年迈的父母拉着她的手泣不成声,丈夫在一旁哽咽地望着她,拉着她的手看了她一眼又一眼,仿佛要把爱人的模样刻在心里面。
他们知道,这是与陈怿最后一次见面了。再往后,就是天人永隔,思念只能在回忆里。但陈怿留给了这个世界一份生命礼物:肝、双肾、角膜。
这些礼物是一位医生留下的“生命种子”,将继续“种”入急需救治的病人体内,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42岁女医生查房时晕倒,最终宣布脑死亡
陈怿,海宁人,嘉兴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医生,2001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嘉兴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工作,在临床工作18年的她工作勤勉负责,性格温和,对患者也总是轻声细语、笑容满面,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
6月4日早上08:58,稀疏平常的一天,陈怿在病房进行查房,突然她倒地昏迷不醒,心跳呼吸骤停,同事们见状立即对她进行心肺复苏急救,10分钟后,心跳呼吸回来了,转入ICU救一步救治,头部CT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瘤可能。当天经过治疗后,陈怿神志转清。
6月13日凌晨,陈怿再次复发昏迷,立即进行手术,但是术后深昏迷,抢救无效,宣布脑死亡。
器官捐献,73岁医生老父亲替女儿做最后人生选择
做器官捐献这个决定,是陈怿73岁的父亲。
这个年迈失独的老人,也是一名医生,一直以接力他“悬壶济世”职业的女儿为傲。如今,女儿不幸去世,他痛定思痛,“我跟我爱人、女婿商量了把闺女的器官捐献,人烧成灰什么都没了,把她的器官用来救活别人的命,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寄托和念想。”

6月14日、15日,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人体器官捐献评估专家两次奔赴嘉兴市第一医院评估和确认,最终认定陈怿已符合脑死亡临床诊断标准,符合器官捐献条件。家属获知评估结果后,再次明确表达了器官捐献的意愿。在省、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陈怿父母和丈夫在人体器官捐献确认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我闺女六岁时就说长大后想当医生,高考填志愿,五个志愿都是跟医学相关,我们把她器官捐献用来救治别人,这也是她会做的事。”陈怿父亲说,由于陈怿母亲在工厂做着三班倒的工作,没空带她,陈怿就跟着父亲在医院里长大,生命大爱、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她从小耳濡目染。陈怿还是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所以,人体器官捐献她一定会答应。
“我知道,妈妈这是在做好事。”13岁的陈怿女儿得知母亲把器官捐献给了需要的人,很懂事地说。
她是医生,生命的最后一份礼物献给了健康事业
6月17日上午10:14,陈怿被推进嘉兴市第一医院手术室,此刻,一场生命接力将开启。

经过2个多小时手术,浙大一院的医生获取了陈怿的角膜、肝脏、肾脏,他们将这些珍贵的器官小心翼翼地存放在组织保存液中。
当天下午,热爱医学的陈怿留给这个世界的生命礼物,成功的移植给了1位肝脏移植等待患者和2位肾衰竭患者。今天,陈怿捐献的1只角膜成功移植给了一位20多岁的角膜病患者。

42岁的陈怿正值职业的黄金时期,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工作上,她兢兢业业,处处为患者着想,把大量时间、精力用在挽救病人上,而在她因意外走到生命尽头,她毫无保留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捐献给患者,她留给世人的,是对患者最至高无上的大爱。
截至目前,浙江省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已达2.8万余人,累计实现人体器官捐献117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