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者奚立时:就觉得今后能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发布时间:2020-01-19发布者: 浏览量:

 

    注射动员剂、预充管道、采集造血干细胞……

    一开始我也是有点紧张的,但是想到平凡的自己也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就觉得没什么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奚立时


    前不久,在浙江省中医院干细胞采集室内,医生轻轻地拔下奚立时手臂上的针头,并将历时5个多小时采集的28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交给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就在这一天,奚立时也成为了我省第535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同意捐献 积极配合采集


    奚立时是浙江省第二测绘院航测与遥感四分院的一名技术人员。今年8月,刚从测区回来的他接到了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与湖南长沙一名血液疾病患者初配相合,希望他能给予帮助。奚立时坦言,刚听到消息的时候感到很意外,也有一点点紧张,但听说配型成功的几率只有几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于是他决定救人。


    之后,做了高分检测,结果显示他与受捐者配型成功。奚立时也开启了他的捐献之旅。当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成,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问他有什么话想说时,奚立时为素未谋面的那位血液病患者送上了祝福:“虽然我不知道他是谁,但希望他能早日康复吧”。

 

隐瞒家人 害怕他们担忧


    “这几天我一直陪着他,看着一直要注射动员剂,还是很心疼的,他一直没告诉我和家里人要捐献的事”。当奚立时工作单位的代表去医院看望他时,他的爱人有点埋怨道。


    原来,奚立时害怕家人担心,一直没有告诉他们。他说,主要是刚开始的时候自己也不是很清楚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怎么回事,只是听老一辈的人说过“敲骨抽髓”的故事,所以接到电话的时候还是有点紧张的。不过,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跟我讲:“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简单的外周血的采集,从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把造血干细胞分离采集出来,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捐献者体内,并不是大家误解的从骨髓腔里面去抽取骨髓液,过程很安全。”自己也上网查阅了有关信息、咨询了医生,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是人体不断再生的物质,除了捐赠过程中短期的身体不适,很快就能恢复,并且不会留下不良后遗症。


   在要办理入院的前两天,奚立时告诉了妻子自己的决定,并通过详细讲解有关捐献知识,得到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毕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也能为我以后的孩子立下一个好的榜样,”奚立时如是说。



大爱无疆 坚持18年献血


    能同意此次捐献,对奚立时来说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事了。因为从2001年开始,他就坚持每年献血,如今已有18年之久,捐献血液已达4200毫升。在奚立时的家里,现在还珍藏着数张献血证。


    “我第一次献血是在2001年的时候,当时就觉得年轻,献点血也就当献爱心了。”这之后,奚立时就认为献血是每年的必做事情。2005年5月8日,无意中拿到一本血液病的宣传册,看到那些患者的无助和绝望,奚立时就想“资料库多一名志愿者,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就多一份希望啊!”于是,当天他就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据悉,在我国,白血病患者的数量以每年平均4万人的速度快速增长。虽然非血缘关系的HLA相合概率比较低,但只要能够匹配成功,大部分患者移植后是能够治愈的。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通知奚立时高配成功时,他曾说“希望大家了解造血干细胞,并且能加入到捐献的大家庭中,给更多的家庭带去生的希望!”是啊,只要人人都能像他这样献出一点爱,我们这个世界就会更美好。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