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例!1993年生的嘉兴小伙子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发布时间:2020-01-13发布者: 浏览量:

 

    1月10日上午,1993年出生的小伙子小黄躺在病床上,温热的血液自他身体缓缓流出,在血液细胞分离机里一点点地分离出造血干细胞。这些造血干细胞将给一位女性血液病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一场生命的接力由此开始。

 

    这位善良的小伙子来自嘉兴市桐乡大麻镇人民政府,是嘉兴市今年第一位成功捐赠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也是嘉兴市第49例、浙江省第546例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为了顺利捐赠造血干细胞,小黄1月6日就住进了杭州一家医院。这几天,他每天都要打两针动员剂,调动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让它跑到外周血里面,从而可以通过血液细胞分离机分离出来。打了动员剂后,人体会出现酸痛、头晕甚至低热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这些症状在小黄身上都一一呈现。“第一天到杭州,我还到周边走走逛逛,第二天开始就觉得背酸乏力,只能躺在酒店休息了。”小黄告诉记者。

 

    病床旁的采集袋里,红色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正在一点点地增加。小黄的两条手臂都连接着针管,新鲜的血液自一边流出至血液细胞分离机,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后,再从另一边流回体内。

 

    “我不知道对方是谁,但我知道白血病有多可怕。”小黄今年27岁,在镇政府工作,因为工作需要,他经常要和低保户、残疾人打交道,“很多家庭都是因病致贫,有的即使耗费了所有的财力也没能挽回家人的生命,剩下的只有永远难以抚平的伤痛。这次我既然配对成功,就尽我的一份力,希望对方能够早日康复。”

 

    小黄是2017年在单位的号召下加入中华骨髓库(即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留下了血样。2019年10月,他接到市红十字会的通知,他的血样与一名患者初步配对成功。“我有的同事加入骨髓库后很多年都没有配对成功,我才2年多就配对成功了,很难得。救人的机会不能错过。”不久之后,小黄做了进一步的配对检查,定下了具体捐献的时间。

 

    当所有事都确定以后,小黄才把消息告诉家人,父亲第一反应是反对的,“你这么年轻,连对象还没有找,捐骨髓伤了身体怎么办?”

 

    小黄再三解释,最终得到了父亲以及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据了解,小黄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将持续4个多小时。桐乡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副队长张剑一早就守候在小黄的病床边,一旦采集完毕,他将立刻启程火车站,搭乘出发时间最临近的动车,把这袋“生命的种子”送到受捐者身边。与造血干细胞一起送去的,还有小黄的祝福卡片:“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能够帮到你,让你重新获得健康。”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