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2日和23日,我省四位捐献者先后捐献造血干细胞,为远方不知名的患者带去了最宝贵的新年礼物,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他们分别是永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刑警李伟衡、杭州市余杭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协警周兴华、金华物流公司的、职工张有轰和省肿瘤医院护士长周慧娟。

李伟衡:80后刑警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缘
今年29岁的李伟衡,是永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的一位普通民警。他和造血干细胞资料库的缘分,起于一次捐献血小板的经历。去年2月,李伟衡一名同事的亲戚身患白血病,急需血小板,他伸出了援手。因那时目睹了白血病患者的痛苦,了解到只有捐献造血干细胞才能彻底挽救患者的生命,他便报名加入了造血干细胞资料库。
今年的8月,入库仅仅过了一年多,他便接到电话,得知自己与广州一位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男孩子配型成功了,对方年仅16岁。李伟衡说,刚知道配型成功时,还是蛮激动的,毕竟能救人一命。接下来,李伟衡顺利通过了初配、高配、体检。为了保证造血干细胞的质量,从8月至12月,李伟衡几乎每天都坚持跑步,有时还会去骑自行车,到健身房锻炼,并且坚持戒烟戒酒。
12月22日,李伟衡在父母的陪伴下,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成功采集了303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我省第21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看望他的同事纷纷在微信圈里转发信息:向我的同事兄弟有大爱的李伟衡致敬……他给互不相识的他带来了生的希望。”
据介绍,李伟衡从2007年来到县公安局工作,是部门里的业务骨干。7年多时间,他共勘查各类案件现场2000多处,通过指纹、DNA分析犯罪嫌疑人200多名,多次获评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

周兴华:用另一种方式守卫他人生命
22日,另一位救人英雄走进了采集室。他李伟衡一样,也身处公安一线。虽然他在杭州完成捐献,但他生命的种子也在同一天,飞过了半个中国,为广州的患者带去的重生的希望。他就是周兴华。
周兴华今年40岁,塘栖人,现在是交警临平中队的一名协警,负责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路面执勤。2011年,周兴华在一次义务献血中,偶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便果断留取了6毫升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今年5月,周兴华接到省红十字会通知,他的干细胞和广州一名患者初配成功。
12月22日上午,在浙江省中医院干细胞采集室里,护士从周兴华的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随着血细胞分离机运作,珍贵的造血干细胞一点点被分离出来。因为手上插满了管子,躺在病床上不能随意动,周兴华的妻子陈素英一会儿帮他垫高枕头,一会儿又拉拉被子担心他着凉,还时不时拉起周兴华的手,虽说之前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有初步了解,但作为家人还是难免担心。为了安慰妻子,周兴华则一直保持着笑容说:“没事,没事。”
中午12点左右,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成后,15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液被装进中华骨髓库干细胞储运专用箱直接送往广州。此次作为“生命的快递员”,将周兴华的造血干细胞送往广州患者所在医院的,是我省第17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盛剑明。

张有轰:帮助对方活下去也算是一种责任
张有轰是金华浦江人,如今在台州玉环定居已十年之久。虽然是物流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张有轰却拥有着救人一命、奉献社会的崇高梦想。他坚持无偿献血,已累计献血3600毫升。爱心事可以传递的,他的妻子在他的带动下,也开始了献血行为,至今已献血1000毫升。
2008年5月,在一次献血时他得知了造血干细胞可以拯救白血病人的生命,便毫不犹豫地入库了,并在今年8月接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与他配型成功的是一位4岁的小女孩,“当得知受者是约20公斤重的小孩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我儿子。他现在3岁,应该和受捐赠者年龄差不多大,我儿子现在连‘生死’的概念都没有,而对方在同样的年纪却面临着生死考验。单单从父亲的角度来说,既然有缘,帮助对方活下去也算是一种责任。”张有轰说道。
经过3小时的采集,张有轰共捐献了11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玉环县第一例、我省第21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前来医院取走混悬液的是患者的主治医生。她带来了患者家属对张有轰的感激,紧紧握住他的手千言万谢,并以最快的速度飞回广州,当天完成移植手术。

周慧娟:援非护士永不停歇的无私大爱
周慧娟是浙江省肿瘤医院的护士长,也是一位漂亮的妈妈。在2012年,她作为援助非洲医疗建设队队员在非洲纳米比亚从事2年的医疗救助工作。在那里,她曾经为严重心梗的病人做过心电图,为抢救集体食物中毒的患者工作到深夜,也曾无数次放弃双休日,上门为病人输液,在那里展现了让人惊叹抽血和输液技术。今天,她又多了一个新身份,成为了今年我省第21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因为刚从非洲回来,劳累且瘦小的她就要捐献造血干细胞,她的丈夫十分担心,但周慧娟却又十分坚持,并最终说服了丈夫。采集被安排在张有轰之后,12月23日中午。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采集,共捐献了23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结束后,她略显苍白的脸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她说:“作为一名护士,见过很多被病痛折磨的患者,对于他们我感同身受,但是今后希望有更多的人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能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队伍中来,只有这样才有更多人能得到生的希望。”
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正在高速发展中,目前已实现捐献219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了这场生命接力中。今年我省已实现捐献57例,其中有18位来自于医护行业,占了32%的高比例。他们身体力行地践行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健康,却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我国白血病病发率正在逐年增长,其中半数是儿童。接受李伟衡、周兴华、张有轰、周慧娟捐赠的患者,正好都是4-16岁的青少年和儿童,拯救他们的生命十分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