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溺水者的呼救,我们应该怎么办?
切记,不能盲目下水!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杆,一条救生绳,此时,就成为关键时刻的“救命神器”。
当有人发生溺水,不管是拨打110还是求助他人,都可能因为等待施救而错过最佳救援时间。
减少溺水事故,提前预防和正确施救非常重要,施救的重要原则是“岸上优先” “间接救援”。
在没有溺水设备的保障下,面对溺水者的呼救,盲目下水开展直接救援,极易引发施救者与溺水者同时溺亡的惨剧。
如果这时候身边有一根救生杆或救生绳,不仅能在最佳救援时间施救,也能降低施救者同时溺水的风险。



今年“5·8人道公益日”,省红十字会发起,“防溺水救在身边”项目,旨在筹集更多的救命“神器”,发挥更好的救命作用。
点击下方图片,加入我们。共同配备防溺水设备,一起拉起水域“生命防线”,为生命救援护航!

相关链接:
近年来,浙江省红十字会积极组织救援队等志愿服务队开展水上安全教育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有效提高了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意识和技能,降低了溺亡事故发生率。
嵊州市防溺水项目自2017年实施以来,已在全市溺水事故易发的重点河段和山塘水库(非饮用水源保护区)累计安装1120套救生装备,从市区到乡村,基本实现重点水域无死角安装,防范于未然。泰顺县红十字水上应急救援队在东溪头游泳基地,每天安排队员值守,加强水域巡防,并在基地配备救生圈、救生绳等救援设施,确保一旦发现有人落水,能第一时间实施救援,2022年,该队成功抢救落水人员2名。新昌县红十字会组织会员、志愿者从2022年7月中旬开始,在枫家潭开展水域巡查值守。截至2022年12月,已成功施救1人,劝阻23人,受益群众达3000人次。

据了解,自2023年起,省红十字会将联合有关部门单位在全省水域开展为期5年的“救在身边·防溺水”专项行动,旨在筹集更多的救命“神器”、发挥更好的救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