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淡饮食、锻炼身体……一切都为了兑现“生命之约”

发布时间:2025-07-04发布者: 浏览量:

“终于弥补了4年前的遗憾!”7月4日,历经3小时15分钟,30岁的吴先生成功捐献3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浙江省第123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4年前,原本配型成功的他却因为体检指标的异常而错过捐献,如今终于如愿了。吴先生躺在采集床上,旁边放着的是患者家属寄来的感谢信。他用指尖轻轻划过信上的笔记,嘴角扬起温柔的笑,说道:“能为别人带去生的希望,是我的幸运。”

吴先生是象山人,目前就职于宁波市北仑区的一家企业。早在大学时期,他就经常参与学校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作为一名体育爱好者,他闲暇的时候喜欢参加马拉松、越野跑等活动。

跑步时,经常会遇到有同伴发生意外的情况,他意识到了掌握应急救护知识的重要性。为此,他参加了红十字救护员培训,考取了红十字救护员证,还获得了美国心脏协会(AHA)急救员资格认证。

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故事则源于2019年年底的一场马拉松活动。当时作为急救跑者的他,参与了赛事的保障服务,在赛道上偶遇了浙江省第33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王蔷。

王蔷的身上穿着印有“捐献造血干细胞,我行你也行”字样的衣服,吴先生一眼就注意到了她。当王蔷向他介绍道:“留取10毫升血样,就能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也许某一天就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甚至是一个家庭。”吴先生便默默记在了心里。

那时的他,已经是无偿献血活动的“常客”,本身对“拯救生命”有种特殊的向往。没过多久,吴先生便主动登记,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2021年初夏,吴先生接到了宁波市北仑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的血样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当回忆起当时是何心情时,吴先生说:“感觉手都在发抖,就像中了大奖一样。”

但让人遗憾的是,由于某项指标异常,吴先生最终没有通过体检,未能成功捐献。

为了弥补遗憾,在这之后,吴先生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坚持清淡饮食、规律作息、加强锻炼、注意营养搭配......

尽管吴先生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等来第二次配型成功的消息,但他始终没有松懈。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5月,吴先生终于等到了第二次配型成功的消息,这一次,他的体检也顺利通过。

采集室内,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以及把吴先生“领进”捐献者队伍的王蔷,都来到现场看望和鼓励他。“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项汇聚着无尽爱心与光明希冀的公益善举,更是对生命至高无上的敬畏与呵护。”面对大家的赞扬,吴先生用最为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据介绍,从2012年北仑区实现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至今,2000余名志愿者登记入库,30例捐献者的“生命种子”已播撒到全国多个省市。每一例捐献的背后,都是像吴先生这样的普通人,用数年等待与坚持,完成一场跨越山海的生命托举。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