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中,陌生人的造血干细胞能够匹配成功,重燃生的希望,这种十万分之一的缘分,何其珍贵!而当嘉兴市某医院的袁护士遇到这种缘分时,便果断伸出了援助之手,把希望给予了那一端等待救命的血液病患者。
11月14日,在杭州某造血干细胞采集医院,经过数个小时采集,袁护士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在红十字志愿者帮助下,这份“生命种子”将为远方的一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袁护士成为浙江省第972例、嘉兴市第9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在半年前,袁护士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告知她和一名血液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初筛配型成功,是否有进一步的捐赠意愿。袁护士说,在进一步和嘉兴红十字会进行沟通后,她了解到有一名血液病患者正急需帮助,于是她果断答应下来,“这种能够拯救生命的机会我肯定不能错过。”
但捐献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体检的时候,袁护士被查出有血色素偏低的现象,这代表她有一定程度的贫血,而这会影响到之后的捐献,为了能够及时救人,袁护士连续吃了一个月的药,等到再一次体检的时候,她的血色素顺利达到了指标。
一开始,袁护士的妈妈并不理解女儿的这种行为,“她以为造血干细胞就是抽取骨髓,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作为医疗卫生行业从业者,我知道造血干细胞对健康基本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实际上,造血干细胞移植虽然俗称骨髓移植,但并不是真的从脊骨中抽取脊髓,只需要抽取外周血。由于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健康人捐献造血干细胞后,1-2周内即可完全恢复原有的造血细胞数量,并不会减弱捐献者的免疫能力和造血能力。
就这样,在女儿的科普下,袁护士的妈妈逐渐转变了态度,从不理解变成了支持,并为女儿感到骄傲,在女儿的捐献过程中全程陪护。
在初筛、高分辨、体检等必要流程进行过后,按照采集计划,袁护士接受了4天的动员剂注射。今天上午8点半,正式接受采集,整个采集过程一直持续到了下午1点半,“因为我的静脉比较细,采集时间会长一些,但身体没有出现什么异常症状,我能够坚持下来。”袁护士说。
用热血燃起生命的希望,用大爱诠释红十字精神。袁护士说:“患者很难找到相合的造血干细胞,一旦配型成功,我就是他的百分之百。帮助患者,不仅拯救的是一个生命,更是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