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先生,您能听到我说话吗?”“1001、1002、1003……”8月28日上午,衢州市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杭衢博爱驿站内,红十字应急救护师一边高声计数,一边示范胸外心脏按压的标准动作。30余名身着红十字马甲的志愿者分组围在模拟人旁,神情专注、动作规范,一场面向5A级景区创建的应急救护技能复训正在这里火热进行。

此次复训由衢州市红十字会主办,柯城区红十字会、水亭门景区管理中心联合承办。课程围绕“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处置”与“景区高频意外伤害应对”两大主题展开。培训现场,浙江省红十字会一级应急救护师郑剑锋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气道异物梗阻处理、创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等科目融入“沉浸式”情景演练:游客突发心脏骤停、儿童意外落水、老人登山扭伤……真实案例被改编成演练脚本,志愿者们轮流扮演施救者、患者与家属,在“演中学、练中悟”。

“水亭门日均客流2.3万人次,节假日峰值突破6万。我们多掌握一分技能,游客就多一份安全保障。”已连续三年参与景区志愿服务的“95后”讲解员徐晨玥,在模拟演练中首次独立完成了“双人心肺复苏+AED”全流程操作,顺利通过考核。她表示,驿站配有2台AED和8套急救包。复训结束后,她将把最新学到的“剪刀石头布”海姆立克法口诀带给街区商户,形成“红十字志愿者+商铺店员”的网格化急救响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