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路桥区红十字会紧紧抓住国务院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战略以及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机遇,定制开发了一款集红会资讯、救护培训、证照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红会通”APP,并以此为载体,加强网上、线下宣传阵地建设,为红十字宣传传播工作提速增效,不断扩大红十字会影响力。
一、借力“互联网+”,加强网上宣传阵地建设
(一)化远为近,提升宣传传播及时性。充分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将实体红十字会搬到网上、装进口袋,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新模式,缩小了红十字会与群众的时空距离,让群众随时随地根据自身需求,了解相应的红十字会工作动态、政策法规、培训公告、活动通知等,获取有针对性的信息和资源。
(二)化繁为简,提升宣传传播有效性。重新梳理各项红十字业务办理程序,删繁就简,优化服务流程,实现会员、志愿者、救护员、救护师的在线申请、在线审核、在线认证等功能,推动服务向全方位、一站式、个性化转变,变“群众奔波”为“信息跑腿”,让群众能在网上找到奉献爱心的平台,并能参与活动。
(三)化零为整,提升宣传传播精准度。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新技术,将红十字组织管理、会员管理、志愿者管理、活动管理的各项讯息全面整合,改变以往手工操作、人工管理存在的随意性、模糊性等缺陷,通过量化统计、实时智能分析等方式,为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活动开展、宣传传播等方面的决策预判,提供全方面的数据支撑,实现红十字会决策和管理的精确化、智能化、人文化和科学化。通过合理利用这款APP,今后逐步形成工作大数据,能整体展现红十字会工作的真实情况,实现红十字会工作状态及时评估、责任溯源监督、过程痕迹管理、作用鲜活可视,成为红十字会工作的有效载体。
二、抓牢核心业务,加强网下宣传阵地建设
(一)建立一批固定宣传点。路桥区红十字会于2016年建立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除了日常不定期向群众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外,培训基地的外墙以大型海报做装饰,介绍红十字核心业务、急救知识等,可供来往的市民驻足阅读、学习。各镇(街道)红十字会、学校红十字会、医共体(医院)红十字会根据自身条件,设立了宣传橱窗、宣传长廊等,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向干部职工、村(居)民、教师、学生、医护人员、病人及家属等,宣传红十字运动知识、应急救护知识、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知识等。
(二)强化宣传传播队伍建设。全区各基层红十字会明确1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本单位的红十字宣传传播工作,及时向路桥区红十字会上报活动报道、新闻素材。为提高队伍整体水平,2017年、2018年,路桥区红十字会分别组织了两期红十字业务培训班,将红十字宣传传播工作纳入培训内容,并赴杭州、绍兴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取长补短。
(三)完善主题宣传工作机制。突出宣传重点、重大活动、重要人道行动项目,主动设置议题,在整体工作推进中重点发力。结合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世界志愿者日等重要节点,上下联动、大力造势,加强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团体,特别是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救护培训等内容丰富的专题宣传活动。选树先进典型,利用典型推动工作,不断完善激励机制,褒奖捐款人、捐献者、志愿者的善行义举,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示范作用,实现红十字工作与道德提升相互促进。
三、线上线下相结合,增强宣传传播合力
(一)信息发布更便捷。每个基层红十字会都能通过后台操作端口,主动、及时将本单位活动报道上传至红会通APP,路桥区红十字会进行审核、发布,提高了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确保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性,也促进了基层组织间的交流和互动。落实专人,及时收集和汇总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相关红十字会报道和典型人物的宣传,通过红会通APP进行转载。
(二)参与培训更方便。培育“互联网+培训”新业态,形成集网上注册、在线学习测试、培训信息发布、菜单式课程等功能于一体的互联平台,实现应急救护培训转型升级。群众通过网络平台可以随时获得多方面的教育信息和资源,拓展群众应急救护教育培训的时空领域,学习内容不仅包含救护知识,同时提供大量选学内容,进行“点菜式”学习,学习的自由度和选择性大大提高,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多样性也得到明显增强。特别是办公地点分散、集中组织学习困难的人群,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学习,大大节约了教育培训的资金与时间。
(三)人道精神落实处。利用互联网开放性、广泛性特点,打造“一键呼救”功能。市民遇到紧急事件需要救助时,通过“红会通”APP可以实现一键求助,并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送求救短信、GPS定位信息,通过该软件对病患位置实现瞬间定位,让救护员和紧急联系人通过互联网技术高效地参与到救护事件中去,使红十字精神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和传播。
(四)阵地建设更规范。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对红十字会印刷品、APP、微信公众号、办公场所、培训活动、报告会、文化广场、讲座论坛等各类宣传阵地和载体严格把关,强化动态管理和过程管理,规范宣传阵地和载体的建设、管理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