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学校红十字工作委员会成立于二00六年十月二十日,全市乡镇以上二十七个学校全数建立了红十字会。该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坚持以“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现场救护培训,鼓励大家爱心互助,以学校为主阵地,多措并举,认真打造红十字达标校、示范校。
一、一个理念为指导
红会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目前社会上很多人对红会工作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们积极倡导: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就是很好的德育元素,这种精神与学校教育“做最好的自己”所提倡的理念极其符合。因此,全市各学校把红十字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而且把红会工作与德育工作进行完美结合,切实提高红会工作的实效。
二、三项建设奠基础
一是组织建设:健全的组织网络是红会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为切实加强对红十字工作的领导,各学校建立了三级红十字工作网络,一是成立学校红十字会,由校长担任会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担任副会长,德育中心主任担任秘书长。二是建立教职工红十字会小组(工会主席任组长,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教工红会工作。)三是建立班级红十字会小组。每个班级推选5名认真负责、热爱红十字会工作的同学组成班级红十字会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班级红会工作。以上三级工作网络的建成,从组织上保证了学校红会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是制度建设:完善的工作制度是红会工作开展的强有力保证。因此,学校红工委要求各校红会结合实际,讨论制定出各学校的《红十字会学习和培训制度》、《红十字宣传制度》、《红十字会活动制度》、《红十字会评优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以此确保学校红会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地开展。
三是阵地建设:为加大对红会工作的宣传与培训,学校红工委要求各学校高度重视红十字宣传阵地建设。设立专门红会宣传窗,定时开展红十字知识普及宣传;建好广播站和信息平台,定时向学校师生及学生家长传递最新红十字信息;分别在龙泉四中和全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建立红十字会现场救护培训基地 ,制定救护培训方案,定时组织师生现场救护培训 。
三、三项持续活动丰富内容
一是每学期组织现场救护技能培训。 针对学校学生对红会知识了解少,动手能力弱的特点,学校红工委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红十字知识及现场救护能力的培训,要求各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现场应急救护知识的培训,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
二是每年组织现场救护技能比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心肺复苏和四项包扎技能操作,学校红工会每年在四中的现场救护基地开展一次心肺复苏和四项包扎技能比赛。
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自2011年龙泉市红十字会建立“龙泉市爱心助学一元基金”以来,学校红工委每年组织学生爱心募捐,共筹资十五万余元,在帮助到部分困难学生的同时有效培养了学生们的爱心;同时,各校组织丰富多彩的助人为乐活动,带领学生进社区、进敬老院、通过打扫卫生、为老人们表演文艺节目等活动,有效传递爱心。(李廖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