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将至,岛城的困难群众是否备好年货、喜迎佳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们是否身体安康、人体器官捐献者的家人们是否生活幸福?日前,舟山市红十字会启动“2016红十字会博爱送万家”活动,为岛城的弱势群体及红十字捐献者、志愿者们送上新春的问候。这也是市红十字会持续第17年开展“红十字会博爱送万家”活动。
送款送物让困难群众过上祥和的新年
1月11日下午,市红十字会会长冯淑仙和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陆意等一行来到普陀区东港街道芦花社区的缪阿婆家中。74岁的缪阿婆老伴已经去世,两个儿子也都有精神残疾,平时靠低保金度日。但阿婆非常乐观,看到红十字会一行人走进院子,立马开心地迎了上来,嘴上不住地说,“谢谢政府、谢谢好心人,每年都惦记着我们”。冯会长为她送上2000元慰问金及棉被、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嘱咐她保重身体,在大家的关心帮助下,日子会越来越好的。随后冯会长还走访了社区的另外2户困难家庭。
12日上午,在副市长、市红十字会名誉会长徐燕峰的带领下,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陆意,副会长叶跃胜等一行人来到定海区沈岭社区黄土岭村看望困难老党员。85岁的干老伯和老伴两人住在一处昏暗、破旧的平房里。当慰问组一行到他家时,老人正准备用柴火烧饭。老人年轻时曾作为村支委贡献了自己力量,如今年纪大了体弱多病,常年需要药物维持身体。徐副市长亲手把2000元慰问金以及米、油等慰问品送到老人手上,叮嘱他要保重身体。听说老人的妻子缪金莲也因腿部残疾不便行走,徐副市长马上叮嘱社区干部向残联申请助行器。慰问组一行还在社区干部带领下看望了困难老党员苗老伯和许老伯,他们年轻时都曾任黄土岭村书记,可是如今都疾病缠身、因病致贫。苗老伯老人今年74岁,他的妻子去年患癌症去世,如今自己也患了膀胱癌;80岁的许老伯卧床不起近4年,全靠儿媳妇床前照顾。徐副市长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也对老人儿媳妇的孝心表示肯定,“有这样的子女是你的福气,所以更加要保重身体。”
嘘寒问暖让志愿者感受到红十字的人道关怀
“刘娜,捐献造血干细胞6年多了,身体状况怎样?”、“应娜,你为体重87公斤的血液病男子捐献了26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非常的勇敢。”11日下午,在普陀区红十字会会议室,冯淑仙会长一行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及人体器官(眼角膜)捐献者的亲属代表拉起了家常。
“小儿子多大了?会说话了吗?”冯淑仙关切地询问我市首例人体器官捐献者夏晨萱的母亲沃蓓蕾。沃蓓蕾11岁的女儿夏晨萱因患脑胶质瘤,在2012年5月不幸去世,她和丈夫忍痛捐献女儿肾脏、肝脏,做出了挽救他人生命的大爱之举。为弥补失女之痛,沃蓓蕾后来又生育了一个孩子,大家都为她感到高兴。“儿子快21个月了呢,能说简单的话,就是很调皮。”沃蓓蕾幸福地说。“调皮的男孩子,聪明。”陆意副会长说,你们是大爱之家,儿子长大后肯定很有爱心!
“自己是残疾人,身后还捐献眼角膜,你哥哥非常有爱心。”会领导对眼角膜捐献者缪友忠的妹妹缪友娣说的这番话,让她陪感温暖。
市、普陀区两级红十字会为“大爱家庭”的4位亲属代表送上慰问金,并向他们致以新年的问候。“感谢你们!你们和家庭的大爱之举,为他人带去了新生和光明,是这个社会的正能量。”冯淑仙会长说,希望在你们的感召下,有更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中来。
此次博爱送万家活动,市红十字会结合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上下联动,送爱心上门。接下来,各级红十字会将组织发动志愿者,为全市950余户困难群众送去价值70万元的慰问款物。红十字会还将上门慰问其他的在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人体器官(眼角膜)捐献者家属,并向红十字志愿者及其所在单位、爱心捐赠单位和个人等发送感谢信,感谢社会各界在过去一年中对红十字会工作的参与支持,和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帮助。(张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