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下午,华孙月在朋友的陪伴下,来到瑞安市红十字会,在器官和遗体捐献协议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至此,全市已有遗体捐献登记21例,今年新增4例,另有器官捐献登记77例,今年新增10例。
从入土为安到去世后捐献器官、遗体,瑞安人的观念在慢慢发生着变化。翻看这些人的履历,你会发现,他们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平常人。她可能是你家隔壁那个和蔼的家庭主妇,他可能是你隔壁办公室那个勤恳的年轻人,抑或是对你微微一笑的路人。当他们签字的那一刻,没人觉得自己做了个伟大的决定。
乐清女士赶到瑞安登记捐献遗体和器官
1月25日14时许,身穿蓝色外套的华孙月与两位朋友来到市红十字会。一到办公室,她就让工作人员赶紧把遗体捐献协议书给她。“早点签完,也算是了结一个心愿。”她说。
华孙月今年35岁,是国家机关单位的一名财务人员。实现这个愿望,还得从陪她一起来的朋友周礼淑说起。“从她的朋友圈看到她已经登记捐献遗体,我就跟她说了自己的想法。”华孙月说。
去年11月底,周礼淑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一张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的照片,并写道:“今天我做了人生最大的决定,将来把自己全部都捐献给国家,为人类造福……”华孙月看后深受感动,当即决定去登记捐献遗体。“自己的生活条件好了,我也很知足,就开始考虑到别人,想要多多行善,帮助别人。”她说。
华孙月一番打听之后发现,联系上了周礼淑。“这个想法很前卫,平时跟我老公说些事情他都有点自己的看法,但今天早上打电话跟他说我要去登记捐献遗体,他同意了。”丈夫的支持既让华孙月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因为他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更能理解自己的举动。
“是不是器官也可以捐献?”拿着遗体捐献协议书,华孙月提出要将器官也捐献出去。不到5分钟,华孙月就填好了捐献协议书。当红会工作人员刚打算将华孙月的身份证拿去复印时,她从包里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材料。“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我都准备好了,是不是还要单寸照片?”因为事先准备充分,华孙月很快就领到了登记卡。
临走前,华孙月还向工作人员要了几份遗体和器官捐献的宣传材料,说要带回去给亲戚朋友看看,希望带动更多人参与。“做善事光靠你我的力量是不够的,有更多人参与其中,大家就能有动力去做这件事情。”华孙月说。
华孙月的想法也正是周礼淑的想法。曾经陪伴和见证她登记捐献遗体的人,正是国内首例“全家五口集体承诺捐献遗体”的一家之主——吴永安。“人到最后都逃不开死亡,还不如在活着的时候做这个决定更有意义。”周礼淑说。
陪母亲登记捐献器官,女儿也要了一张登记表
原本只是女儿陪着母亲来登记捐献器官,没想到母亲刚签完字,女儿转身就向工作人员要来了一张登记表,也登记捐献了自己的全部器官。1月13日,市红十字会来了一对母女,46岁的朱秀兰和她24岁的女儿朱晓菲。
朱秀兰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我就是在家做做家务,打理一下家里,家庭条件也一般。”朱秀兰说。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她一直知足常乐。
朱秀兰告诉记者,她不怎么看新闻,也没听说身边有人捐献了遗体或者器官,但几年前,她就萌生出捐献器官的心思。
“我的性格比较像我爸爸。他年轻时是开拖拉机的,那时大家出行都不方便,他只要出门就会吆喝一下,让大家搭顺风车。”朱秀兰说,有位邻居的遭遇也促使她做出了这个决定,“他们家里很贫困,孩子生病了,有时候只能跟邻居借钱。但附近邻居都是普通人家,拿不出多少钱。我想应该有钱出钱,没钱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过,当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丈夫时,遭到了反对。“我其实有点钻牛角尖,想做的事情,谁反对也没有用。”朱秀兰说,虽然暂时把这个想法埋在了心里,但她一直默默打算着有机会就去登记捐献器官。
前段时间,她将自己的想法透露给女儿朱晓菲时,却获得了赞同。1月13日,两人来到市红十字会。“材料都是她帮我填的,最后我签字的时候,她说也要一起捐。”朱秀兰说,至今她还没有跟女儿详细谈她为何也愿意捐献器官,“她比较年轻,应该接受能力比较强吧。”
近10年的心愿实现,生日第二天签署器官捐献协议
1月15日,46岁的市民徐翠红签署了器官捐献协议,完成了自己近10年的愿望。
徐翠红记得,那时女儿还在上小学,她陪着女儿做作业的时候,看到有一篇课文讲了一家人无私捐献眼角膜的故事。“我记得文章后面是孩子出了事故,家长把孩子的眼角膜捐献出去了。我自己才小学毕业,文化程度很低,但当时我就想,那些盲人看不见路,看不见阳光是多么可怜,他们是多么想看到这些,幸好有人愿意捐献眼角膜。”徐翠红说。
“妈妈将来也捐眼角膜,好不好?”徐翠红跟女儿说了自己的想法。不过当时,全市还没有开始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这个计划只能搁浅。
1月14日是徐翠红的生日,她本打算在这个有意义的日子里,给自己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去市红十字会签署器官捐献协议。不过,刚好有事情的她只能推迟一天。在签署器官捐献协议时,除眼角膜外,徐翠红还将其他器官一并捐献了。“人死了,把有用的器官给别人,很有意义,不然烧了就没有了。”她说,“同事们都说我的境界高,实际上我觉得这就是件很平凡的事情。”
据了解,徐翠红一个月工资不到2000元,但她常常把自己口袋里的零钱掏出来做公益。“我工资不高,只能捐些零钱,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吧。”徐翠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