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扎实推进“红十字文化走进校园”活动,杭州市江干区首个红十字青少年生命教育基地在浙师大附属丁惠实验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
4月8日上午,2016年浙港中小学校长论坛在江干区举办,作为论坛的一项重要内容,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市区领导和来自两岸三地、浙江等地的百余名校长、教育专家实地观摩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现场授课。江干区红十字应急救护讲师团团长徐宏翔来运用视频、触摸式电脑等设备向同学们传授红十字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应急救护等教学,师生互动积极良好。同时徐老师的精彩授课也吸引了领导和校长们的目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堂江、香港校长专业发展促进会主席张志鸿、浙师大两院院长周跃良教授、江干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赵欣浩也加入学习观摩的行列中,很多校长还在红十字培训师资的指导下进行了心肺复苏的操作,并为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点赞。
江干区红十字会积极落实省红十字会等四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红十字会工作的意见》(浙红〔2015〕7号)相关要求,2015年启动江干区红十字青少年生命教育基地建设。基地着力突出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科学性;创新基地建设布局模式,以“时光列车”不同“站点”的形式,实景模拟地震、火灾、台风、公交车、地铁、电梯等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同时充分利用声、光、电、影视等现代化科技展示形式,以信息化为平台和载体,使广大青少年在“身临其境”的参观、学习、体验中的受到启迪、掌握知识、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与有效救助他人;同时基地还设有红十字青少年应急救护专用教室,通过触摸式电脑、电视、红十字文化墙、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展示等多种形式,向广大青少年传播红十字知识、传授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弘扬红十字人道主义精神。
下一阶段,江干区红十字会将依托青少年关爱生命基地,积极传播倡导“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理念,普及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在开展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的红十字特色活动,并将定期免费向本辖区外来务工子弟开放,让每一朵祖国的花朵在红十字旗帜下健康、快乐、平安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