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隆重举行“世界红十字日”纪念活动

发布时间:2016-05-11发布者: 浏览量:
 
 
    2016年5月8日是第69个“世界红十字日”,当天上午,丽水市红十字会联合丽水学院医学与健康学院、市中医医院、市中心血站、区红十字会等单位,在市区纳爱斯健身广场开展以“红十字:处处为人人”为主题的“世界红十字日”纪念活动。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红十字会副会长王炜在启动仪式上致辞,市卫生计生委、市教育局等单位领导应邀参加活动,仪式由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副会长蔡承俊主持。

    虽然天公不作美,活动期间阴雨连绵,但雨水并没有阻挡市民学习应急救护知识的热情。简短的启动仪式一结束,丽水学院医学与健康学院学生志愿者们立即各就各位,按照救护师的指令,整齐划一地向市民演示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急救技术操作方法,他们身披彩色雨衣,成了广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欣赏”完师生的演示后,现场的市民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在救护培训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习掌握了心肺复苏术的技术要领。

    有奖知识竞答区人头攒动,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一个个认真地阅读着由我们精心准备的涵盖了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等知识的题目。半小时不到,100多道问题就被大家一齐攻陷了。大家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领到了一份小小的物质奖励,快乐的颜色完全取代了阴雨所带来的阴霾。

    在活动现场,一位身着橙色T恤的志愿者四处发放着关于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单,她叫沈香女当。今年50多岁的沈香参与无偿献血已有21年,共捐献了29600ml血液,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沈姐”。沈香:“我是农村出身,第一次献血其实也就是想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血型。”后来经过工作人员介绍,她才知道原来自己捐出的血有那么大的用处。从此,沈姐的献血脚步便不停,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她就会去献血,甚至成了习惯。她每年固定4次捐献血小板,并在2003年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除了自身献血,沈姐还不断地发动身边的亲戚朋友去献血,一抽空就给大家讲一些献血小知识,消除大家的疑虑。

    在填完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后,市民李志珍又在眼角膜捐献登记表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今年55岁的李志珍是园林局的一位退休人员,天生一副热心肠的她在退休之后时常投入到志愿者活动中,也时常想着能回馈社会,器官捐献是她酝酿了很久的一个想法。“其实人走也就走了,但如果我的器官能帮助更多的人,给他们生的希望等于是延续了我的生命。”李志珍说。

    此外,市民吴立新也在现场签下了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器官捐赠对本人对社会都有好处,一个眼角膜可能帮到好几个人。”吴立新的捐献理由很简单:能够帮助别人。

    在招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活动现场,只见一些身着志愿者服装的红十字志愿者、医务工作者和热心市民,纷纷挽起袖子,踊跃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行列。“我只是希望能尽自己一份力,希望能够救别人的命,给人带来希望。”一位志愿者如是说。本次活动新增18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他们的加入,将为白血病患者增添了一份活着的希望。据了解,在我国,白血病患者的数量以每年新增4万人的速度快速增长着,其中一半是儿童。由于现在大多数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这意味着他们很难在亲缘关系中找到供者,只能依靠社会上的捐献者为他们提供配型相合的造血干细胞。

    市区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们在现场为大家将逃生结绳的绝活倾囊相授。大家纷纷表示,这个活动不仅让他们了解了很多急救、捐献等红十字知识和技能,还亲身体验到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的应用。不仅有趣,而且有料。

    虽然天公不作美,活动期间阴雨连绵,但雨水并没有阻挡志愿者服务和市民学习应急救护等知识的热情。活动结束时,人人脸上洋溢的笑容更加表明“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印入所有参与人的心中,每个人奉献一份小爱,就能聚大爱于人间。(叶青华)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