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95后”军校学员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发布时间:2016-06-16发布者: 浏览量:
 
    5月30日上午,在长沙市湘雅医院,“95后”富阳小伙方丹东为江苏苏州的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献了177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成为了全国第5667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近日,富阳区红十字会、区文明办一行专程赶赴湖南长沙,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见到了这名正直勇敢且充满爱心的男孩。6月7日下午, 在方丹东所在学院学员大队学员营的模拟连办公室里,他向大家讲述了自己捐 献造血干细胞前后发生的故事。

    立志将无偿献血作为送给自己的一份成年礼


    方丹东今年20岁,目前是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员,在读大二。方丹东出生于富阳洞桥镇大溪村,父亲曾是一名军人,打小他便跟着父亲在军属大院中长大,“很小的时候我就记得,自己决心去做的一些事,父亲从来不过问,他说男子汉就要放手去搏,说到做到”。


    2014年3月8日,方丹东度过了自己的18岁生日。当时离高考还有3个月,在紧张的备考中,他抽出一天时间,完成了很早就下的一个决定:进行一次无偿献血,作为送给自己的一份具有纪念意义的成年礼物。


    方丹东还清晰地记得那天的情景:2014年3月16日一大早,母亲与双胞胎弟弟陪着自己一起走进了位于富阳大润发超市门前的献血车,现场还有志愿者正在宣传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方丹东了解详情后,不仅献了血,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骨髓库。


    “不论是作为军人,还是医生,都不允许我拒绝这件事”


    高考后,在父亲的建议下,方丹东报考了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立志成为一名军医。因为学校的委托培养计划,他要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习三年后,再回到本校继续就读。


    今年4月初,正在上课的方丹东收到母亲发来的一则短信,大意是富阳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电通知,造血干细胞初配成功了,问要不要捐献。“当时我很惊讶,完全不敢相信。因为我是学医的,知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救治白血病等血液病的主要手段,但造血干细胞配型的话,非血缘关系的相合概率仅为万分之一到十几万分之一,非常低。”    


    虽然事情有些出乎方丹东的意料,但是他没有多加考虑,立刻答复了母亲自己志愿捐献。


    没过多久,消息传来,高配也成功了,方丹东当即同意捐献,这时他向学校提交了捐献申请。但是,由于他在体检中被发现心率过低,只有每分钟50次,学校考虑到他的健康,拒绝了这次申请。可方丹东并没有放弃,他认为对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份生的希望,于他自己,如果配型成功却放弃捐献,肯定会后悔一辈子。


    于是,方丹东自费到医院进行了一次更详细的复检,并做了一个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还请专家开具证明。原来,他之所以心率过低,并不是身体状况不佳,而是在军校长期的高强度训练,让他具备了运动员的体质,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问题。这个结果让方丹东喜出望外,他再次向学校提出申请。这次,学校批准了。  


    正式捐献那几天,他在学校一切照常


    在正式捐献的前几天,5月26日到5月29日,方丹东每天都早早起床,整理好内务后赶到医院注射动员剂,进行造血干细胞的分离。因为早晚都要打一针,为此,他每天往返学校和医院4次,每次的路程都将近10公里。


    5月30日上午,在母亲的陪同下,方丹东前往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全程近6小时。“感觉就是手臂有点凉,和献血没什么不同。看到我的177毫升造血干细胞在当天被带往远方,为千里之外的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内心激动无比。” 方丹东说,“未来,我将成为一名军人,同时也是一名医生,无论哪个社会角色,都不允许我拒绝这次捐献。”


    “希望我的事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


    “方丹东平时在连里表现就很好,是一位优秀的军校学生,同时也是合格的副连干。”方丹东所在的计算机学院学员大队学员营二连挂钩干部田毅龙表示,方丹东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光荣事迹在学校已经传开了,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和热烈反响。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军校有严明的纪律,学生每次外出办事,要在请假上走一套很复杂的流程。“我们考虑到方丹东的特殊情况,专门向学院申请,为他专门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这样他每次外出,就不需要再额外请假。”田毅龙告诉记者,为了方丹东在捐献完后身体可以尽快恢复,学院允许他这学期不用再上体能方面的训练课程,还为他增加了营养补贴。


    这次富阳区文明办、区红十字会一行专程赶赴长沙,到方丹东所在的学校看望他,不仅是对富阳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慰问,也是对富阳儿女在外地播撒“最美现象”这颗种子的鼓励。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个人有了向善之心,才能充实自己的人生;一个社会有了向善的力量,才能变得和谐美好;一座孕育“最美”的城市,必将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富阳有培育‘最美现象’的土壤,有充满生活热情的市民,方丹东就是其中之一,他做的这件事,让‘最美现象’在湖南长沙生根发芽,成为富阳为外人知晓的一张金名片。”


    “看到家乡父老乡亲大老远地跑来看望我,我的内心十分激动,也非常感动。”交流中,方丹东多次提到,其实自己只不过做了一件平常人都会做的事,“如果我的同学、战友面临同样的选择,相信他们都会这样做的”。


    方丹东还说,希望假期回到富阳,能和之前9位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前辈一起聚一聚,“其实我和这些前辈想的一样,不是说想通过这件事出名,而是希望媒体报道我们的经历后,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排除对它的误解,并参与到这个充满爱心的行动中来,为更多的血液疾病患者带去生命的‘种子’”。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