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人民医院年轻医生宋巍因脑干出血不幸去世、捐献器官救治6人的事迹,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知晓器官捐献的意义和价值。
而就在前几天,余杭有这样一位年轻的董先生也突发脑干出血,在即将步入天堂的那一刻,选择为人间留下了一束生命之光,将自己永远停留在了最黄金的40岁。
白发父母为他安排了这样的“后事”
6月13日凌晨,省级某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年仅40岁的董先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此刻他的面容,比昏迷十天里的任何一个时候都来得从容、安详。
就在刚才,他突发心脏骤停,尽管医生和护士各种抢救,已无法再挽留这年轻的生命。病床边的老董眼睛通红,紧紧握着老伴的手。他和妻子才刚刚安排好儿子的“后事”,在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帮助下,准备好了所有器官捐献的表格、材料。
老董微颤地握着手中的捐献表格材料,更加坚定了夫妻俩的决定——捐献儿子身上有用的器官,让他年轻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延续和升华。
“从6月3日凌晨被送进医院开始,他就陷入昏迷。医生跟我们说是脑干出血,随时可能心跳停止。我们俩每天在重症监护室门口徘徊,就盼望着有奇迹出现。”老董跟余杭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夫妻俩无意中得知器官可以捐献,能够直接救到那些生命垂危的病人。“40年啊,我们看着他出生,现在又要亲手把他送走。可我们是真的舍不得啊,总想为他、也为我们自己留下点什么。”于是,老董与妻子一起商量儿子的“后事”。
在医生的帮助下,老董联系上了省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一起为儿子办理了器官捐献手续。在医院专家评估后,老俩口目送儿子被缓缓推进了手术室,捐献了肝、肾、角膜……
此时,浙江省器官捐献缅怀纪念网站上又多了一个姓名,全省第500位器官捐献者。
博爱美丽洲 从来不缺乏大爱之人
在余杭这片博爱美丽洲的土地上,从来不缺乏大爱之人。他们纵然离去,依然选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选择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些美好。他们的生命也许平凡,有的,甚至连姓名都不愿意留下。但是,他们都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光荣谢幕,将遗体、器官(角膜)捐献给需要的人,为痛苦等待中的患者和家庭,送去“生命的礼物”。
逝者远,生者念。在缅怀董先生的同时,也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余杭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工作开展以来,那些感动过我们,感动过这座城市的善良的人们。
蔡万华
2009年12月17日,蔡万华因病去世。妻子朱艳遵照丈夫生前的遗愿,捐献了丈夫的遗体、角膜。他的角膜在温州眼科医院让两位盲人重见了光明,蔡万华成为余杭区遗体、角膜并捐第一人。其妻子也在杭州市器官捐献工作启动仪式上填写了捐献志愿书。
程阿姨
2012年4月22日,临平年仅60岁的程阿姨静静地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捐献了自己的角膜和遗体。
马世馀
2013年1月21日,马世馀老人因病去世。在家人的支持下,马师傅留下了他的角膜,正如他生前所希望的:“如果还能做点什么,那就把我身上还能用的捐给需要的人。”
小龚
2014年2月2日,在余杭工作的云南小伙子小龚忽然倒在了出租房的门口,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突然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经过一番艰难的抉择,小龚的家人替他捐出了肝脏、肾脏和一对眼角膜,替小龚的人生续上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句号。
严幼敏
2014年12月10日,74岁的严幼敏老人安祥地走了。遵照老人生前的心愿,家人替他捐出了一对眼角膜。女儿严女士说,“爸爸一生善良,相信受捐者通过爸爸的眼睛,一定能看到一个美丽温暖的世界。”
俞立荣
2014年12月25日,区红十字志愿服务者、一直乐观与疾病抗争着的俞立荣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女儿按照他生前的愿望,捐献其角膜,并将遗体捐献给了浙江大学医学院用于医学教学、研究。女儿表示,父亲在世时多次叮嘱,若过世后器官还有价值,希望全部移植给需要的病人,挽救他人生命;若器官组织病变,则希望遗体能用于医学研究教学,为医学院的学生在成为医生的道路上尽绵薄之力。
周先生
2015年2月2日,才过天命之年的周先生因脑溢血去世。家人忍着巨大的悲痛,帮助他完成生前的心愿,捐献其两个肾脏和一个肝脏,挽救了3个正处在重度昏迷的病人,还捐了胰腺用于医学研究。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母亲安慰两个女儿:“把爸爸的器官捐献给别人,他们恢复了健康,生命不就是传承了吗?”跟随丈夫的意志,这位母亲也填报了器官捐献志愿书。
胡程华
2015年3月13日,来余杭打工的安徽青年胡程华意外去世。家人忍着内心巨大的悲痛,替他捐出了一对眼角膜,一个肝脏和一个肾脏,挽救了多位饱受疾病折磨的陌生人。胡程华的老母亲说:“做人要善,儿子是个很善良的人,他的善良也会带给别人。”
马亚静
2015年10月10日,马亚静阿姨因病去世。她生前是一位党员,也是一位劳模。她曾对别人说过自己的心愿:“之前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些盲人小孩,心里很难受,我想捐眼角膜帮他们重见光明。过世后我想选择树葬,希望能为殡葬改革作点贡献,我是一个老党员,没什么好贡献的,也只能做到这些了。”遵照其遗愿,家人帮助捐献了她的一对角膜,为两位失明的病人送去了一个斑斓的世界。
还有一些奉献了大爱却不愿意留下姓名的赵阿姨、苟先生、丁先生、章大伯、汪先生、黄先生等等。尽管生命暂停在某一瞬间,他们的价值却因捐献而升华,如琥珀般获得了永恒。
捐献让生命延续,爱心让生命永恒!区红十字会在此深切缅怀所有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并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