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府西社区,靠近东侧有一间办公室,里面摆了两个推演沙盘,靠近墙壁的架子上摆满各种小泥人、动物模型。每周日下午2点至4点,有心理咨询师值班,为市民提供免费的心理健康服务,这就是“市红十字会府西社区心理服务中心”。
该心理咨询室成立于2011年2月,一年后归到市红十字会名下。目前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5人,婚姻咨询师1人,团队6人都来自我市卫生计生系统,她们以自身的专业品质,无偿为市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坚持每周一晚的业务学习、交流,6年来累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500多人次。
对自我封闭男孩的干预
现在到中心来咨询的,青少年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除了青少年考前焦虑的外,有的小孩心理问题很严重,有沉迷网络不可自拔,成瘾而迷失自我的,有因为心理问题而休学的。
史小莉告诉记者,某街道向心理服务中心求助,说街道下辖某村有一位男孩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希望心理咨询师进行干预。这个家庭父母离异,母亲离开这个家,留下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孩子的父亲好赌,整天不着家,两个孩子由奶奶带,奶奶视力不好,看东西不清楚,生在这样的家庭,处于青春期的男孩自我封闭,不愿上学,不愿见人。
史小莉到该男孩家里时,该男子低头在玩手机,坐在床上用被子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一副自我隔绝、自我封闭的样子,他不愿意出门,不愿意见人,不愿意说话。史小莉跟男孩奶奶沟通,提出干预措施,要改变环境、改变情境改变孩子孤僻的性格,比如要他买菜,就要他出门,就要和别人交流,要鼓励他和他人交流。男孩虽然自我封闭,得他对妹妹很关心,每天上学前他都会为妹妹将书包等东西准备好,村里要奶奶将家门前角落卫生搞好,男孩晚上将杂物清理干净。史小莉肯定男孩对家庭的责任感,鼓励他多和他人接触,更多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经过心理干预和疏导,男孩自我封闭的心境有所改变。
为80后小吵架夫妻开相处药方
2015年5月,一对80后小夫妻老是吵架,找到妇联,想解决夫妻矛盾。
心理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郑卫君赶到市妇联时,这对80后小夫妻还在相互指摘,女方指摘丈夫对她关心不够,家务事基本上是自己在做;男的指摘女的一吵架就回娘家,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也不许看小孩,每次都是纸上写很多条,要丈夫签字做到才肯回家,男的觉得很挫败。
郑卫君了解双方的情况后,觉得小夫妻都是80后,都是独生子女,都比较自私,处理关系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所以导致一有问题就指摘对方,经常吵架。郑卫君先向小夫妻双方各发放一张纸条,给夫妻关系打分,男的打6分,女的打5分。然后请家属、朋友对这对小夫妻的关系作评价,以便当事双方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郑卫君还给两人布置了家庭作业,回去想想,写出对方的5个优点,尽量看到对方好的一面。
夫妻双方回去之后,女方又来咨询了两次。一次,女方拿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丈夫的种种不好。郑卫君对她说:“反省一下自己,自己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郑卫君教女方,现在夫妻关系是5分,要怎么做才能增加1分?“你试着做做看,做哪些事情能使夫妻关系增加1分,向这个方向发展,夫妻关系会慢慢好起来。”
后来,女方写了感谢信到市妇联,感谢为她处理夫妻关系提供帮助。
心理服务中心刚成立时,以被动服务为主,有人找上门了,心理师给以疏导,现在服务中心也到卫计局、残联、妇联、社区作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她们还针对一些特殊群体进行调研,比如前一阵子对“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有很多心理问题,下一步准备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作为一个课题项目,延伸并拓展服务。
据悉,现在到心理服务中心咨询的青少年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还有就是婚姻、家庭碰到问题的女性也会找她们倾诉。比如有一个男孩,父母离异由奶奶带,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叛逆、自我封闭,不上学。街道联系心理咨询师上门服务,男孩不愿见人,也不说话,心理咨询师与奶奶交流,提出干预措施,通过改变情境改变孩子,多与外界接触,改变男孩的封闭自我的状态。
该心理服务中心秉持“尊重、接纳、保密”原则,为前来咨询的人保密,如果你有需要,可以联系她们。(记者 王庚鑫)
周日14点至16点接受咨询,非节假日原则上以预约咨询为主,预约电话:15857109552,预约时间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