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实现第1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发布时间:2016-08-03发布者: 浏览量:
 
 
    8月1日上午,余杭区良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骆少俊在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干细胞采集室,成功捐献173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余杭第17位、杭州市第98位,浙江省第294位,全国第5839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救人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

    1986年出生的骆少俊,目前是良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务工作者。2014年,骆少俊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志愿者。今年5月完成高配和体检。

    皮肤黝黑的骆少俊,平时喜欢踢足球,在同事们的眼中,他一直是一个阳光开朗的人。刚得知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消息,骆少俊的家人很担忧。骆少俊坦言,自己一开始也并不十分了解整个捐献的具体过程。但有个信念一直支持着他去完成捐献,那就是“救人”。骆少俊说,能够完成配对,这个概率本身就是一份多么难得的缘分。身为医务工作者,每天和病人打交道,他深知病人的不易,救死扶伤,这本身就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能够给别人带去重生的希望,这在他看来,是非常美好且奇特的经历。为此,他反复和家人沟通,终于获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捐献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8月1日上午9点,在注射完最后一剂动员剂后,骆少俊开始造血干细胞采集。血液从骆少俊的左手手臂静脉流出,通过细胞采集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其余血液成分从右手手臂静脉回输到他体内。 


    下午13时15分,随着血液分离机发出的“滴、滴”声,骆少俊终于完成捐献。173毫升从他体内采集出来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在第一时间被志愿者送往江苏,为一名年轻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此时,在床上躺了四个小时的骆少俊有些许疲惫。但是,当他打开由志愿者带来的患者的感谢信时,这位热血男儿也动容了。原来,对方患者也是一名80后的年轻父亲,有一个年幼的孩子。患者非常感谢骆少俊的捐献,让他五年的求医之路终于有了圆满的结局,也感谢骆少俊为他们一家三口撑起了生活的新希望。

    “捐献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骆少俊表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此时最大的心愿不仅是对方患者尽快康复,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更多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有更多热心人能加入进来,为更多在绝望中的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曹丽惠)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