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9日上午9时许,在蜈蚣峙码头候船大厅,一位游客突发“心脏骤停”,见此情形,工作人员使用新配备的AED配合徒手心肺复苏(CPR),第一时间“挽救”了游客的生命(此情景为模拟演示内容)。
当天上午,舟山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配备使用揭牌仪式在此举行,这也是我市首次在公共场所配备挽救心源性猝死的“救命神器”。启用仪式现场进行了AED配合CPR的操作演示。
中国每年约有55万左右的心源性猝死病例,而80%的猝死发生在院外公共场合,仅10%发生在院内。对室颤导致的心脏骤停,只要在三分钟内尽早除颤,可以提高病人生存率最高可达75%,除颤每延迟一分钟,生存率下降7~10%,因此社会救援也就成了“主阵地”。AED俗称“救命神器”,是一种便携式、能在第一时间挽救心脏性猝死的公众除颤设备,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北京、上海等的公共场所已广泛安装使用,省内杭州、宁波等地也在安放推广中。今年初,舟山市红十字会以办理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第167号提案《关于在公共场所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建议》为契机,全力做好AED在我市的普及推广。在普陀山朱家尖管委会等的大力协助下,经反复协商论证、现场踩点,确定在蜈蚣峙码头、普陀山、朱家尖、大青山、南洞艺谷、桃花岛、秀山等我市著名旅游景区,及市行政中心等人流量密集场所设置AED16台,进一步提升舟山旅游品质,服务旅游经济发展,为新区群众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此次配置的AED是特别设计给一般民众使用的,非常简便,仅需开启电源、将电极片按图示贴至患者身上,AED便会自动分析心律,自动判定患者是否需要电击,现场AED使用人员只要依照机器语言提示操作,配合实施有效CPR,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为专业抢救赢得宝贵时间。为使相关人员更好地熟悉使用AED,18号市红会组织了AED使用专题培训,16个AED设置点工作人员、各地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等40余人参加培训。为确保AED安全、便捷使用,还专门定制了立柜式外箱,箱体上用图示加文字的形式,向公众介绍AED的使用方法。
供货方爱姆森(香港)医疗发展有限公司为支持公益事业发展,向市红十字会捐赠了价值12万余元的AED产品,现场举行了捐赠仪式。
G20峰会、世界海岛旅游大会等重大活动即将在我省、我市举办,届时将有大量游客来到舟山,此次集中AED安装为游客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翻开了全市应急救护公益新篇章。接下来市红会将继续致力于公共场所AED的推广使用,完善城市安全设施,普及相关知识,让更多民众学会使用AED,真正让“救命神器”发挥作用,提高全社会自救互救能力。(张芹 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