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市夏勇捐献造血干细胞纪实

发布时间:2016-09-26发布者: 浏览量:
    当我们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感受着爱的温馨和生命的馈赠时,是否会想起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群在死亡边缘挣扎的人正苦苦等待着生命的延续?

    在我国每年要新增4万名白血病患者,他们中的许多人可以通过移植造血干细胞而获得新生,但是这需要合适的骨髓配型,需要更多人加入中华骨髓库,需要更多有爱心有勇气的捐献者。奉化市又有一位志愿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这已是全市第六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了,他就是阳光海湾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兼松岙镇党委副书记夏勇。8月30日,夏勇成功捐献了16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当天被送至重庆,用于挽救一名女教师的生命。夏勇同志成为市第6例、浙江省第301例,全国第592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一、率先垂范,义无反顾踏上救人征程

    夏勇是2013年6月20日,在市红十字会组织“博爱万人行”暨“爱心奉献日”活动时,采集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的。那时他是松岙镇文卫副镇长,也是松岙镇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作为红十字会领导,从接触红十字工作时他就说:

    “红十字工作很有意义,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我们做红十字工作,造血干细胞登记采样更要义不容辞,要带好头,这样群众才会积极加入”,那年他带头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今年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接到初筛通知后,第一时间与夏勇同志取得联系,工作人员按照流程,在介绍捐献过程、了解捐献者意愿时,夏勇同志义无反顾地说:“我同意捐献,我们是做这工作的,没有什么可犹豫的”,就这样,他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完成了再动员、高分辨、体检一系列捐献前工作。8月26日夏勇赴浙江省中医院入院,连续5天每天注射2支动员剂,开始捐献前各项准备工作。

    二、坚持锻炼,一心只为患者做准备

    自从接到市红十字会通知后,夏勇每天坚持慢跑5-10公里,因为夏勇同志知道自己平时血压和尿酸有点偏高,这样捐献对患者不好。他为了对患者负责,也对自己负责,每天坚持着运动,有时他也有偷懒的思想,但是想想一个鲜活挣扎的生命在黑暗中等待着自己,他的小慵懒就一扫而光,“是救人一命,还有什么理由让自己不坚持下来呢!”夏勇曾笑呵呵地和工作人员说起了他的锻炼经。一个月下来,他竟然瘦了10多斤,“经过这段日子,自己都感觉身体棒棒哒”,他说。

    三、克服病痛,坚持捐献决心不动摇

    夏勇同志到省中医院入院后,在省红十字会安排下住在医院附近一家宾馆,每天早晚到中医院注射一支动员剂。开始两天还没有什么反应,工作人员说的腰会轻微酸涨和轻微感冒症状等也没有发生。但是到了第三天,由于动员剂的刺激,他痛风的老毛病犯了,疼痛刺激着和考验着他。第四天痛风症状稍微缓解,“第五天,这波痛风的疼痛来得强烈而持续,早上,我几乎起不来床,但是我很高兴,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夏勇同志曾私下和工作人员开玩笑说:“我可以说是第一例残疾人捐献者了。”这句玩笑话,他说出来很轻松,这中间却折射出夏勇同志多么大的勇气,多么强烈的爱心,多么高尚的品格……

    四、反响强烈,感动着身边无数有爱的人

    夏勇同志捐献造血干细胞后,中国文明网、搜狐新闻网、中国宁波网、现代金报、奉化新闻网、奉化日报、奉化电视台、奉化FM994、掌上奉化、爱奉化微信公众号等,都第一时间报道了夏勇同志奉献“生命的种子”,救人一命的感人事迹,微信朋友圈也被大量的刷屏和转发,夏勇收到了领导、同事、同学、朋友和学生的海量的祝福信息。

    奉化日报也因此在9月2日《每周关注》栏目,对拥有博爱之心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群体进行整版报道,社会反响强烈,不少市民致电市红十字会表示愿意进行造血干细胞登记和采样,希望能早日加入中华骨髓库。

    在夏勇同志的影响下,市红十字会户外救援队的队员向市红十字会表达了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强烈意愿,为此市红十字会组织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动员活动专场,夏勇和孙凌两位捐献者现身说法,介绍自己捐献前后的情况和心路历程,他说:“救人一命,相信你我都会选择”,在他们的动员下,又有19名志愿者填写了加入中华骨髓库的登记表。(高雨峰).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