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晚6点45分许,浙医四院重症监护病房里,54岁的李广增怀着悲痛的心情,在同意捐献大儿子李向阳的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格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李向阳今年30岁,在义乌务工。9月13日,他骑电动自行车遭遇车祸,送到浙医四院抢救。
第二天晚上,李广增夫妇和儿媳从河南老家赶到义乌,医生遗憾地告诉他们李向阳已脑死亡。9月15日,李广增经和家人商量后,联系了器官协调员,表示愿意捐献儿子的器官,帮助需要的人。
李广增夫妇在老家务农,李向阳的妻子和三岁的儿子也在老家,家境贫困。三年前,李向阳独自到义乌务工,从事钻石画设计,为了能多挣点钱,平时很少回家。但每年农历腊月初三,他肯定要赶回家给父亲过生日。
李广增说,儿子特别孝顺有爱心。李向阳上高中时,有一次李广增给了他5元钱,让他中午去吃面。去面馆路上,李向阳看到街边坐着一个乞讨的老人,便将5元钱都给了老人家,自己饿着肚子回家。
李向阳高中毕业后,入伍当了5年的武警。在部队里,他每年都参加无偿献血,部队技能比武常常拿第一,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退役前,部队领导曾极力挽留他在部队工作,但那几年父亲身体不好,为了照顾父亲,李向阳选择退伍回家。李向阳的电脑技术不错,三年前,他来到义乌,从事钻石画设计,没想到一场意外车祸夺走了他的生命。
儿子出事,李广增夫妇赶到义乌后,为了节省费用,舍不得去住旅馆,就在桥洞下过夜,悲伤得整宿整宿不合眼。
最后,夫妻俩决定无偿捐献儿子的心脏、肝脏、两个肾脏以及眼角膜。李广增说:“向阳生前那么有爱心,他一定不会反对我们这个决定。我失去儿子很痛苦,可等待器官移植的人也一定很痛苦。如果儿子的器官能救助他人,我们会觉得儿子并没有离开。”
9月30日,从杭州赶来的医生为李向阳进行了捐献手术,他的捐献将使6个重症患者的生命得到重生。
在遭遇面前,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而在器官捐献者的面前,我们又看到了生命的力量和价值。是的,躯体可以摧毁,但爱可以无限生长。
生命不可以重来,但可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愿逝者安息,生者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