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9月20日第24909期刊发了宁波市副市长李关定《以社会之力温暖每个角落》评论文章,文中指出:“为了提升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和自我‘造血’能力,我们筹建了宁波市公益一条街,旨在集聚全市各类公益型性资源,打造公益产品展销中心、公益服务集聚中心、公益活动体验中心、公益人才创业中心。目前已入驻的‘绿洲心灵医家’‘慈善商店’‘益起创’技能培训中心等公益性组织运行良好,已成为宁波社会组织培育的又一成功范例。”而其中的“绿洲心灵医家”“益起创”技能培训中心,就是宁波市海曙区红十字会通过积极搭建社会专业组织公益平台,以项目合作创新模式将人道服务触角深入到社会需求人群。
今年8月5日上午,绿洲心灵医家、益起创技能培训中心启动仪式暨海曙区红十字“益起创”志愿者工作室授牌仪式,在海曙区周江岸路公益街举行。宁波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崔秀明发表讲话,她希望两家公益机构,秉承公益理念,创新公益服务品牌,积极承担政府公共服务任务,示范引领本领域公益组织,与公益街的其他伙伴一起,共同打造出一条具有宁波特色,力争在全国有影响、全省有示范效应的真正的城市公益街区。海曙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副会长李兰将海曙区红十字“益起创”志愿者工作室的牌子分别授予给绿洲心灵医家、益起创技能培训中心两家机构,这意味着公益资源的整合与政府购买服务新举措的开始。仪式当天,两家机构组织了众多公益体验活动,精神心理咨询、术阳艾灸体验、古法拨筋现场体验、青少年防性侵工作坊活动、心肺复苏操作演练、情绪减压活动、义卖小集市等,给市民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官体验。
作为党委政府在人道领域的救助机构,为更好地救助最易受损害的群体,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宁波市海曙区红十字会与宁波术阳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宁波精神病院通过积极沟通协商,遵循平等、自愿原则的合作方式确定了合作意向,目的就是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红十字服务项目与社会资源有效对接,为广大市民有效提供了健康知识、救护技能学习和解决心理障碍、缓解精神压力的平台,提升社会公益组织互动服务能力。
绿洲心灵医家是一家集精神卫生防治、心理咨询与治疗、EAP、心理危机干预、精神康复指导、心理服务项目推广、心理培训及精神康复产品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心理健康机构。“益起创”是一个针对再就业、再创业、爱好养生需求的群体公益性创业就业技能培训中心,培训内容包括针灸师、SPA美体师、美容师、经络调理师、美甲师、吧台师、咖啡师、美发师等。
宁波市海曙区红十字会依托宁波精神病院在心理援助方面的优质资源,以及宁波术阳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益起创技能培训中心,共同创建全公益性的“海曙区红十字‘益起创’志愿者工作室”,并以工作室作为联络平台,业务覆盖全区域,服务内容是以红十字核心业务中体现公益性和公共性的应急救护培训、志愿者招募登记(造血干细胞、器官捐献、遗体角膜捐献)、心理援助辅导、危机干预等。
在具体的活动开展中,明确了政策依据、指导与监督、项目评估、经费支持、管理制度、冠名宣传,以及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必须符合中国红十字总会及省、市、区红十字会制定的标准化要求等相关方的工作权利和义务。同时,成立了宁波市海曙区红十字“益起创”志愿者工作室领导小组和志愿者工作室管理团队,组建了“益起创”5人心理援助专家库、7人应急救护培训师资库。
目前,公益合作项目运作良好,已为广大需求市民提供了优质的心理咨询、健康知识和救护技能培训,既拓展了红十字业务,又提升了社会公益机构新形象。下一步,区红十字会将深化社会组织合作内容,拓展社会服务合作范围,为社会公益整体服务水平和能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孟令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