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红十字会成功创建省“红十字示范区”

发布时间:2016-12-12发布者: 浏览量:
    “奇迹,江北的奇迹!”短短的6年时间,江北区红十字会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围绕组织建设、人道传播、生命关爱、赈济救灾、人道救助,全面推进红十字工作落细、落实、落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经省红十字会组织实地考评,11月23日,成功创建为第二批浙江省“红十字工作示范区”。

    组织建设——到底到边增强凝聚力

    他们把组织建设放在首位,注重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出台《关于加强基层红十字会组织建设的意见》,相继成立学校红十字、红十字医疗、红十字志愿者、社会监督、理论研究、舆论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和器官(遗体)捐献八个工作委员会;成立8个街道(镇)红十字会和53个社区(村)红十字会,建成1个企业红十字会,还成立64个社区红十字服务站。大力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发展个人会员4384人、团体会员56个、志愿者服务队11支、登记志愿者855;参加市赈济救援技能、应急救护技能大赛每年都获奖项,名列前茅;连续三年为170名一线志愿者投保人身意外伤害险。学校红十字工作推进发展。与教育局联合出台《关于全面规范学校红十字工作的实施方案》,32所学校均成立红十字组织,江北中心小学和洪塘中心小学荣获浙江省“红十字达标校”,1名同学荣获浙江省“红十字青少年”。连续五年组织辖区6所学校5000名中小学生,参加“全国红十字青少年自救互救知识竞赛”,均获组织奖。

    人道传播——四位一体增强影响力

    他们注重全方位做好人道传播的工作。做好普及宣传。编印《红十字知识》、《红十字救护知识< 学生>< 家庭>》和《“三献”知识读本》等10多种类型的宣传资料,发放到辖区企业、宾馆、酒店、银行、社区等公共场所,累计发放达10多万份;做优节日宣传。集中开展了“我学雷锋 爱洒春天”学雷锋志愿周服务活动、“母亲的微笑 我们的孝道”母亲节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处处有博爱 博爱为人人”5.8博爱周系列活动、“孝敬老人•关爱长者”慈孝周七送活动;做全媒体宣传。利用《中国人道网》、《中国红十字报》、《浙江红十字报》、《宁波日报》、《宁波晚报》、甬派、《新江北》、江北电视台、“江北红会”微博、“大爱江北”公众微信号等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每月编发《江北区红十字简报》、每两月编发《健康江北》红十字专版;做大典型宣传。将二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董平,“血样入库最早、待捐时间最长、捐献年龄最大、采集数量较多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彭海平和8岁小女孩多多器官捐献的事迹通过各级媒体进行报道,较好地宣传了捐献骨髓、器官救人,挽救生命奉献大爱的感人事迹。2016年5月,还编辑出版关于推进江北区红十字事业发展思与行的书籍《红路情歌》,从博爱为怀、民生情怀、生命关爱、行成于思、组织引导等方面全面回放和展示江北区红十字事业的发展。

    生命关爱——汇聚爱心增强感召力

    他们把生命关爱作为汇聚爱心的重要抓手,注重加大干细胞捐献的力度。采取与献血工作全程联动、与服务点位全面联动、与受训人员全员联动的“三全”机制,创造出相随登记采集法,荣获2014-2015年度省市干细胞捐献先进集体称号,全区共有504人成为干细胞登记捐献志愿者,捐献成功5人次;突出抓好遗体(器官)捐献。在建立“江北区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登记站”的基础上,又在宁波市妇儿医院北部院区、宁大附属医院、宁波市第九医院、江北交警大队设立了捐献工作信息站和73个街道(镇)、社区(村)、献血屋等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站,极大地方便居民登记。全区共有42位居民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68位居民登记成为遗体(眼组织)捐献者,15人实现器官(眼组织)捐献,2人将遗体捐献给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全方面落实应急救护项目。每年按0.5元/人的基数标准建立应急救护培训保障资金14万元,全方位培训初级救护员6000多人、普及培训100000人次;打造十分钟急救圈。全区构建起“面”、“点”、“线”、“动”四相结合的红十字救护网络,建成星罗棋布,涵盖社区、农村、学校、校车、危化、旅游景点、企业等领域的158个应急救护站点。

    人道施救——惠及民生增强救助力

    他们把民生施救放在突出位置,做好备灾救灾工作。在本级建立救灾物资库、救援装备库和救护器材库,街道(镇)红十字会也均建立起备灾救灾仓库,全区仓库总面积达537㎡。四川省雅安地震和“菲特”台风期间,第一时间启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募集款物50万元紧急送往一线,获江北区“抗洪抢险先进单位”称号;全面提高筹资募捐水平。加强零散基金募集,先后在全区的学校、银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酒店和多类服务大厅等设置募捐箱,6年来通过各渠道筹集款物600余万元;建立十大博爱项目惠及民生。投入上百万资金实施“农信孝敬老人感恩项目”、“远洲关爱母亲救助项目”、“博爱送万家暖心项目”、“关爱‘小候鸟’书包项目”等十大博爱项目,惠及老人、母亲、孕产妇、老年慢性病患者、白内障患者、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人员、“小候鸟”等2000多户家庭和8000多人次。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