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兰溪乡村马拉松运动员被红十字救护培训师成功救回

发布时间:2017-03-20发布者: 浏览量:

    3月19日上午,兰溪市“百城康体杯”乡村马拉松赛在细雨中开跑。此次马拉松赛除本地选手参赛外,还有来自国内各省市及台湾地区的选手,以及来自英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阿根廷等国的跑友。兰溪市红十字会组织红十字救护培训师,携带专业急救设备,为大赛提供安全保障服务。

    9点34分许,在16.5公里赛段现场,一名运动员突然倒地。一旁的运动员和赛事志愿者立即向医疗点求救。

    听到求救信息后,正在不远处医疗点的兰溪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梅婷娟等人,迅速带上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跑向事发现场。
 




 

    赶到事发地,梅婷娟仔细观察运动员状况。在判断该运动员神志不清、心脏骤停后,梅婷娟等人迅速运用AED为患者进行体外除颤。之后,立即心肺复苏。
 


    现场另外一位红十字救护培训师迅速拨打120,并告知其事发地点等信息。

    经现场抢救,运动员终于恢复意识。
 


    救护车赶到后,红十字救护培训师向医护人员介绍了患者症状及救护情况。运动员被大家一起抬上救护车,之后被送往兰溪市人民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 知识链接




   
    观察环境:任何人对伤病员实施救护之前都应观察环境,做好自我保护。
   
    判断意识:采用轻拍重喊方式判断呼吸:“喂,你怎么了?”看患者有没有反应。
   
    高声呼救:患者没有意识就要立刻高声呼救:“快来人呀,这里有人晕倒了”,表明身份取得周围人支持;并且指定人员拨打120电话,指定人取AED。
   
    判断呼吸:施救者用千位计数法,1001----1010,观察其胸部有无起伏约5到10秒。一旦确定无呼吸或出现喘息样呼吸,即判断为呼吸骤停。

    如何识别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指征): 1.无反应; 2.无呼吸; 3.无脉搏(只限定于有医学背景的救护员)。

    胸外按压:将患者仰卧于硬的平面之后,施救者跪于伤病员一侧,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十指相扣,掌跟部重叠,置于胸骨的下半部,两臂伸直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次至120次。连续按压30次。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充分回弹。按压间隙,手掌不离开胸壁,不倚靠在伤病员胸上。按压时观察伤病员脸色变化。

    开放气道及人工呼吸:用仰头举颏法(颈椎未损伤者),打开气道,进行人工呼吸,连续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时间大于1秒钟。吹气时,观察伤病员的胸部是否隆起。 给予2次人工呼吸后,马上进行胸外按压。如此交替进行,直到心肺复苏成功,或者医生宣布死亡。

    电除颤:AED操作很简单:根据语音提示操作,共4步,一开电源 二贴片 三插插头 四除颤

    心肺复苏成功的有效指征:
    1.恢复自主心跳;
    2.恢复自主呼吸;
    3.恢复意识、有反应;
    4.口唇及皮肤紫绀减轻或消失,脸色转红;
    5.瞳孔由扩大逐渐回缩变小。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