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7日,北仑区吕震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成为北仑区第13例、宁波市第63例、浙江省第342例、全国第636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奉献爱心毫不犹豫
今年28岁的吕震是中海浙江宁波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一名消防员。他身体结实,留着平头,戴着眼镜,外表朴实平凡。然而就是这位普通的小伙子以微笑和平常心选择了从容担当,无偿捐献,心连心演绎着生命的接力。
2014年,吕震在老家江苏盐城休假献血时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登记,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去年7月底,盐城大丰市红十字会收到了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通知,称吕震的造血干细胞与湖南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次配型成功。由于那时吕震已回到单位,他的有关资料便转到了浙江省红十字会。在接到区红十字会的通知后,吕震当即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捐献。8月底,他在区红十字会再次采集10毫升血液送至浙江省血液中心做进一步配型确认。
最终配型相符后,9月初,吕震按要求在宁波市三甲医院进行了全面体检。谁知好事多磨,体检结果显示肝功转氨酶高,不符合捐献条件。原来,吕震平时有小酌几杯的习惯,而这有可能影响到体检结果。为此,他决定戒酒,并努力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功夫不负有心人,5个月后,吕震通过了体检,开始为春节后的捐献做准备。一想到即将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时,他感到肩上的责任很大,“我是一名消防员,救人如救火,早点捐献就能早点帮别人重塑健康。”
捐献过程顺利平稳
紧张的准备工作后,吕震终于进入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程序。3月22日,区红十字会和公司为吕震举行了一个简单的送行仪式。第二天上午,吕震就在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赶赴杭州省中医院。从23日开始,吕震要进行每日2次、连续4天的动员剂注射,目的就是为了促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
“传说中的‘动员剂’,居然就是一支很小很小的针,一分钟就注射完了,没有任何感觉。”当日晚上,吕震在微信朋友圈发出了他“捐献之旅”的第一条信息。陪同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注射动员剂一般有类似感冒样反应,作为一名消防员练就的好身体使吕震注射动员剂时反应较轻,捐献后身体恢复得也较快。3月27日上午8点30分到11点40分,经过3个多小时,吕震共捐献了308毫升造血干细胞,当天就由专人送至湖南,去救助患者。
在整个捐献过程中,吕震所表现出的那份淡定和从容让人印象深刻。他说:“我当过兵,现在又做消防员,奉献牺牲都在所不辞,何况捐这点能再生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对我来说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对于病人却不同,那是等着救命的。当工作人员拿走我捐献的造血干细胞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患者对生命的希望,我自己感到很欣慰、很幸福。”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来自省、区红十字会和公司的有关领导多次看望慰问吕震,并为他颁发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制作的“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他们表示,患者非常感激吕震做出的善举,这次捐献行为不仅仅是挽救一个生命,更是挽救一个家庭。
而吕震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在单位传开后,同样获得了同事们的支持和鼓励。大家都觉得虽然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他们说,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可以看出吕震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他这次去捐献,大家都很敬佩,以后大家都会把他作为榜样,向他学习。(王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