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成功捐献176ml造血干细胞悬液 跨越1280公里演绎“生命的邂逅”

发布时间:2017-03-24发布者: 浏览量:

    3月20日上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采集,余杭区崇贤街道赵宝强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生命的种子”随即被送往广东,用于挽救一位患有重度地中海贫血症的7岁女孩,成为余杭区第2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夫妻联合巧妙应对父母  只为两年前留下的“承诺”

    “我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为了减少他们的担忧,我一直跟父母说我是‘献血’去了。”赵宝强躺在省中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的床上,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原来,出发前宝强没对父母说详情,父母是电视里看到消息后才知道的,在注射动员剂的几天里,父母每次来电话询问,宝强都让爱人帮助搪塞:“放心好嘞,我们在这里一切都好。”

    赵宝强是崇贤鸭兰村人,2015年6月16日志愿留下10毫升血样,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一名入库志愿者。2016年与远在广东治疗的患者配型成功。在经历失业、重谋职业的过程中,宝强坚持初心,完成了高配、体检。

    赵宝强的爱人从注射动员剂开始就陪在宝强身边,“我老婆怀着二胎,一开始也对捐献很不放心,我上网查了很多捐献的资料,我老婆了解到捐献对身体没什么影响、但是可以挽救一个家庭,这才同意我捐献。”

    捐献过程中,杭州市红十字会党组员、秘书长郦汀专程前来看望赵宝强,对他的无私奉献给予赞扬。崇贤街道党工委副主任叶李华也在看望赵宝强时说,鸭兰村具有光辉的红色历史,他继承了革命老村的优良传统,值得大家学习,是余杭的光荣!崇贤的骄傲!

    “我和孩子都是幸运的, 这么远却如此有缘分”

    “我们在台湾骨髓库、中华骨髓库苦苦寻找多年都没有找到相合的...终于在去年遇到了大恩人你...”从患病孩子妈妈托志愿者带来的感谢信中了解到,这名小患者从出生四个月开始就确诊为地中海贫血症,7年来一直靠输血和服用昂贵的排铁药来维持脆弱的生命。当这对可怜的父母了解到,只有造血干细胞移植才是最根治的办法后,多年来他们一直苦苦寻找能跟孩子成功配型的志愿者。

    “每20天输一次血,7年来输了96次。哪怕对一个成人来说,都是一件很不敢想的事,更何况是一个孩子。”赵宝强在看了感谢信后动情地说到:“对一个家庭来说,这真的是一段噩梦。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等她长大后,遇到别人有需要,希望她也能伸出援手。”

    上午10点45分,采集结束,17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即刻被志愿者送往广东,跨越1280公里,为那位等待移植的孩子送去希望,演绎“生命最美的邂逅”。(曹丽惠  张婷)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