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红十字与江干少年相约皋亭山下——首期杭州市江干区红十字青少年夏令营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17-07-12发布者: 浏览量:






    7月8日,杭州市江干区红十字会举办的首期“2017年红十字青少年夏令营”圆满结束。 本次夏令营以“珍爱生命、传承经典”为主题,全区25名青少年(其中“小候鸟”18人)参加夏令营活动。

    皋亭山下学孝道

    红十字夏令营的第一站选在了位于江干区丁兰街道的杭州市孝道文化馆。根据南宋《咸淳临安志》记载,我国二十四孝之一的丁兰刻木事亲故事发生在皋亭山的姥山之东,千百年来,皋亭山区域逐渐形成了杭州孝道文化的中心,更被称为杭州“孝”源,并成功入选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基地。

    孝道文化馆一改传统展陈模式,采用“静态展陈+动态体验”模式,打破了以往教科书式的乏味与单调,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塑像、多媒体展示的同时,使用科技手段强化展陈效果。在皋亭山景区工作人员的热情带领下,夏令营的同学们穿起我国的传统服饰—汉服,在司礼的带领下学习中国传统的国学文化礼仪,诵读儒家经典,动手书写毛笔字,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华夏五千年的孝道文化。

    清风谷中学人道

    夏令营的第二站选在了离开喧嚣城市、感受山间恬静的清风谷皋澜滨野营度假酒店。这座酒店位于皋亭山山间,17顶米黄色的帐篷式客房与山间原生态环境以及丰富多样的动植物有机融合。群山围绕、微风袭面,呼吸林间纯净的空气、聆听蝉鸣鸟叫,让同学们一下子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在这里,红十字志愿者们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团队拓展训练和红十字主题授课。原本陌生的同学通过破冰游戏打破了原本由于地域、学校不同而产生的隔阂,培养了营员们良好的团队意识;江干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关于红十字运动起源的授课,让同学们了解到红十字组织作为和联合国、国际奥委会齐名的三大国际性组织,为身处战乱、灾难的人们带去关爱和希望;来自五湖四海的“小候鸟”们还表演了诗朗诵、书法、拉丁舞等才艺,以出色的表演、默契的配合赢得了阵阵掌声,也全面展示江干区红十字青少年的风采。

    生命基地学急救

    夏令营的最后一站,营员们来到了位于丁蕙实验小学的江干区红十字青少年生命教育基地。基地占地600平方,由应急救护培训专用教室、心理咨询教室、自然灾害体验馆等组成,这也是杭州市主城区唯一一个红十字主题的关爱生命基地。基地建设着力突出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科学性,以“时光列车”不同“站点”的形式,实景模拟地震、火灾、台风、公交车、地铁、电梯等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同时充分利用声、光、电、影视等现代化科技展示形式,以信息化为平台和载体,使广大青少年在“身临其境”的参观、学习、体验中的受到启迪、掌握知识、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与有效救助他人,将意外伤害所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

    来自江干区新杭州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和彭埠运河力量的红十字志愿者李东华、张磊精心准备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自救互救知识技能课件和小视频,传授了校园常见意外伤害事件、食品安全事件、传染病的防治小贴士,并结合近期社会热点青少年意外伤害事件就预防溺水、预防中暑等暑期常见伤害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讲座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小候鸟”和他们的家长,虽然不是正式的“课堂教学”,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依旧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在课后设立的知识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气氛活跃。

    据悉,江干区红十字会还将举办六场红十字主题夏令营,对象包括江干区青少年、“小候鸟”等。江干区红十字会王秘书长说:“希望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通过亲眼看、动手学、亲身体会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悠久红十字运动的相关知识,掌握红十字急救知识技能和生活中意外伤害事件的处置,让同学们在大爱中成长,在分享中学习,在互动中交流,领悟红十字事业‘人道、博爱、奉献’的真谛,激发青少年参与红十字活动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王晨 周霓)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