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6点40分,江干交警六中队副中队长陈临像往常一样出门上班。途径下沙路杭乔路口,一场交通事故不期而遇:电动车与汽车发生刮擦,一名男性电瓶车驾驶员受伤倒地、头部血流不止。多年从警经历使得陈警官“规定动作”处置非常娴熟:警用摩托车横在事故前方、立好伸缩式反光锥筒、引导路面交通;接下来,取得“红十字现场救护员证”的陈警官开始了“自选动作”:评估伤情、呼叫120、利用警用摩托车上“便携式红十字急救包”中的纱布、棉垫等物品为伤者开展包扎止血处置并护送伤者上120急救车。 2016年7月,江干区在全省率先启动“交警红十字流动急救点”项目建设,旨在通过“软件”、“硬件”同步提升,增强交警处置路面意外伤害事件的时效性和成功率。“软件”方面:选拔优秀培训师资以“送教上门”、“量身定做”方式为582名交(协、学)警开展11场红十字急救专场培训,交警“红十字现场救护员”培训领证率达98.6%;“硬件”方面为辖区每辆交警警用摩托车、巡逻车、拖车配备“便携式红十字急救包”。 “江干区交警红十字流动急救点”项目运行一年多来,交(学、协)警通过所学急救知识、所携装备第一时间开展有效现场急救87次,交警从“现场第一目击者”升级为“第一施救者”,有效补齐了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前的“急救真空期”,受到了群众的欢迎。江干交警路面救人的新闻经公安部网站、《人民公安报》、浙江在线、《杭州日报》、浙江卫视等媒体报道后收获好评如潮。目前该做法已由公安部交管局向全国推广。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