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夏季溺水多发事故,台州市红十字会充分发挥红十字会自身特色工作,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投放救生设施,开展多种类型的防溺水应急救护培训和演练,多方位编织防溺水“安全网”。
一是开展调查研究,摸清防溺水隐患。市红十字会牵头,县(市、区)红十字会联动,联合乡镇街道红十字会,组建防溺水安全隐患调查小组,明确责任领导和联络员。重点针对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江、河、溪、塘、水库等区域开展了一次详细、全面的调查,并汇总上报。调查发现,溺水的原因主要是:公众安全意识不强,风险防范能力不足;公众缺乏救助技能,贻误最佳抢救时机;危险水域缺少警示,救生设施等配备不足。
二是加大设施投入,编织防溺水网络。市红十字会要求各县(市、区)红十字会出台相关防溺水工作文件,发挥红十字会功能,积极落实防溺水工作。全市各级红十字会在潜在溺水事故点位设立警示牌,提醒市民水深危险,切勿下水;在人流较大的沿江、河边等地放置防溺水知识宣传栏,普及溺水急救知识;在易发生溺水事故地段投放救生设施。目前,以黄岩为试点,在易下水游泳或易落水的地段投放1-2个国际实心塑料救生圈和1条30米长的救生绳,已投放救生圈500个,救生绳250条。下一阶段,市红十字会将继续在全市范围内投放救生圈1000个,救生绳500条。
三是加强宣传培训,提升防溺水能力。依托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品牌,各县(市、区)抽调资深应急救护师组建防溺水宣讲团。市红十字会组织对宣讲团救护师进行防溺水专项救护培训。各县(市、区)红十字会制定预防溺水应急救护培训方案,设计兼具体验性、互动性的课程,内容涵盖溺水事故的普及、避免溺水事故发生的方法、溺水后采取的措施和施救方法等。目前,红十字宣讲团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为市民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讲座和应急救护培训263场,为各个乡镇街道输送防溺水救护员,提供安全保障。(李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