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今明两年所有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点都将安放“救命神器”AED

发布时间:2018-11-23发布者: 浏览量:




    11月6日,宁波市红十字会“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现场会在北仑区新碶街道芙蓉社区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点召开。

    来自全市各区县(市)红十字会分管领导和31个村(社区)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负责干部等64名工作人员参会。会议总结了历年项目点建设经验,并部署了2019年项目建设工作。

    参会人员首先参观了芙蓉社区红十字博爱家园。芙蓉社区红十字会根据基层实际情况,建设了集展示、体验、教育、实用于一体的社区红十字博爱家园,并依靠红十字志愿者和当地居民的力量,围绕红十字核心业务,将社区红十字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随后,各区县(市)红十字会就各自辖区内红十字博爱家园的创建情况、建设成效和特色工作进行了交流。

    经过四年的实践,“博爱家园”项目建设已然完成了“奠基”工程:一是各项目所在村(社区)均已完成了红十字服务站等组织框架架设;二是完成了救护培训教室、备灾救灾仓库、博爱超市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成立了多支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村(社区)红十字赈济救援组织体系逐步形成,涌现了一些品牌救援队和红十字志愿者个人工作室;四是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如博爱救助金管理、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备灾救灾出入库管理制度等,还形成了博爱超市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特色制度;五是建设了丰富的宣传载体,主题雕塑、知识展馆、剪纸馆、博爱家园体验馆、博爱长廊等各具特色,有效地固化了红十字文化;六是多地与党群服务工作共建共享,红十字会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等做法,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思路和机制。通过各地红十字会精心选点、统筹谋划、实地指导,当地政府、乡镇(街道)高度重视、配套资金,各村(社区)红十字会积极开展人道传播、救护培训、应急救援、人道救助和志愿服务,救护培训在村(社区)的覆盖率不断增长,三献知识宣传咨询和登记人数不断攀升,人道救助救援“救急难”更加及时,红十字会在居民中的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群众对红十字会的认同感、满意度在不断增强。

    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巡视员周枝法指出,博爱家园四年创建之路离不开各地红十字会的精心指导,离不开当地政府、乡镇街道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项目点所在社区、村的辛勤付出。就2019年的项目建设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区县(市)红十字会要继续做好指导工作,特别是要抓牢项目选点、目标管理、经费使用等工作的把关,在项目前期规划、中期指导、后期检查环节下更大功夫,进一步发挥项目点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重点落实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安放及技能培训工作,同时做好AED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三是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要与红十字会参与养老工作相结合,为有需要的养老从业人员提供救护培训服务,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红十字志愿服务、人道救助和人体器官(遗体、角膜)捐献的知识普及和登记咨询服务。

    会议还邀请了杭州市江干区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晨分享基层红十字会项目创新工作,以提升博爱家园项目工作团队的品牌创新能力。

    近年来,各级红十字会一直致力于推动在公共场所安放AED,并建议通过立法将“鼓励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急救设备”写入了《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同时,《健康宁波2030行动纲要》提出,到2030年,全市公共场所每万人AED配备率达1-2台。

    市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今明两年将在已建成的所有博爱家园项目点安放AED,加大社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力度,使更多的居民掌握AED使用技能,保障居民生命安全。这是红十字会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举措,是提高社区风险防范能力的有益补充。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