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看我,一瘸一拐的,12天前,我意外从2楼摔落,造成了左脚脚跟骨折,右肩骨裂。仅仅12天后,我就能从1楼慢慢走到3楼,走到大家的面前,参加‘生命课堂’的开班仪式,因为我是一名医生,我懂得意外发生时候的正确自救,才能让后续的治疗和恢复质量更高……”随着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许素玲院长的一段别开生面的开场白,由江北区红十字会和江北区老年大学中马分校、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江北区儿童医院联合筹备的关于“慢病防治,急病自救”的“生命课堂”,在第72个“五八”世界红十字日到来之际正式开班。

“生命课堂”共设置了32个课次,既有老年慢性病的预防与治疗,也有养生保健的内容,同时包括老人常见安全问题防范及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四项技术、气道异物梗阻、癫痫等相关应急救护的知识的课程。
家住盐仓社区的张阿姨,带了一些保健品和药品前来听课:“上课结束后,我想向医生咨询下这些降压药能不能长期服用,有哪些副作用。还有别人送我的保健品适不适合我服用。”生活在槐树小区的陈大爷听说老年大学有这样的课程,立马就报名参加了,今年78岁的他患有三高:“听说三高有很多并发症,比如中风和心梗,我特别想了解怎么样预防、识别这些并发症,减少意外的发生。”“生命课堂”的开设受到了社区老人的热烈追捧,只能容纳30人的教室,连过道都坐满了前来听课的老年学生们。
目前我国已跨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身体、心理上表现出许多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老年人健康知识掌握不足和生命教育的缺失。目前,老年大学在课程类型与内容的选择上,多为满足老年人表层需求的休闲娱乐类课程,老年人的潜在需求和生命内在发展并没有得到满足。因此,江北区红十字会和江北老年大学中马分校、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单位对老年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构想,依托专业的医师和江北区红十字应急救护讲师团的力量,逐渐构建起以老年人“生命安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