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2日-13日,2019年宁波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举办。来自学校、社区、农村、企业、机关部门等70位红十字救护员参加比赛,一决高下。
本次大赛以“红‘惠’民生,‘救’在身边” 为主题,以应急救护理论知识笔试、主题演讲、技能竞赛的形式进行。
大赛展示了近年来我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的成果,检验了培训质量,宣传和倡导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打响“红十字‘救’在身边”品牌。这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健康宁波2030行动纲要》,助力“健康宁波”建设,进一步推进2019年宁波市“公共应急救护服务工程”民生实事项目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一天半的激烈角逐,参赛者们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也充分展示了像他们这样接受过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的非专业医务人员可以在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在救命的“黄金时间”内伸手救人的风采。红十字救护员有能力、也有信心成功挽救他人生命。
群众性现场救护是急救链条的第一环节。很多时候,人们存在“等待专业急救”的观念,却因为第一现场、第一时间没有及时、正确地救护,白白错过了救命的“黄金时间”,而影响了后面的抢救与治疗。
为改变这一现状,更好地救护生命,宁波市委、市政府对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给予高度重视,4次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列入宁波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今年,更是将“在公共场所配置20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与完成红十字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20万人”共同列入“公共应急救护服务工程”民生实事项目。自2016年市红十字会设立AED救护普及人道救助项目以来,通过社会募集资金、政府投入等方式,我市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公共场所配置了220余台AED,并开展AED操作技能培训,发布全市AED电子地图。
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则大力开展救护培训“进社区(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等“五进”活动。参加救护知识培训、学习急救技能,正成为宁波众多企事业单位的共同需求。我市电力系统自2008年起每3年对全体一线电力工人进行救护员培训,每次受训1500人至2000人;公安系统将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纳入公安民警警衔晋升培训,通过3年一轮的培训,我市几乎所有晋升警衔的民警取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证》;外贸企业将是否参加救护知识培训作为评判企业优劣的标准之一。
普通市民中也掀起了学习急救技能、急救知识热。目前仅市红十字会,每个月就有60余名市民报名参加紧急救护培训。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据统计,自2011年以来,宁波市累计培训红十字救护员25.8万人,占户籍人口4.33%;普及救护知识达155.5万人次,占户籍人口26.07%,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