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红十字结对帮扶的人道乐章

发布时间:2019-07-15发布者: 浏览量:

 

    6月30日至7月4日,江干区红十字救护师资培训班顺利结束,来自恩施州的12名救护师资学员经过为期五天的培训,顺利通过基础理论、实践操作、教学试讲等科目考试,取得了浙江省红十字二级救护师资证书。此次培训的成功举办也标志着江干与恩施两地红十字会对口帮扶工作在长效机制、深度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选准项目、师资培训提质扩面


    2017年,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拉开帷幕。区红十字会积极投身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化推进与恩师市的结对帮扶工作。通过实地调研,会领导发现恩施市目前有急救培训师资数量严重不足,17名师资不仅与我区的223名在数量相差巨大,同时也无法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同时师资的短缺也严重制约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推进。


    “辛辛苦苦奔小康,一场意外全泡汤。”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秋萍对当地群众的这句话记忆犹新。她说:“意外伤害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数据表明,意外伤害所造成的伤害往往取决于是否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是否具备一定的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同时意外伤害所造成的伤害也成为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为此,区红十字会专门制定了培训方案和计划,将师资培训纳入红十字对口帮扶的重要项目之一,分期为恩施培养红十字急救培训师资。


    专家授课、专题培训深受欢迎


    本次培训班得到了“党建同心圆”合作单位—省、市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杭州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何校生,杭州市红十字会培训中心何方敦主任亲临开班仪式,全部课程都由浙江省红十字一级培训师资授课,其中既有市级医院临床一线专家,也有培训经验丰富、长期从事救护培训工作的“金牌讲师”,课程涵盖了红十字救护基本知识、救护概论、心肺复苏、固定搬运、创伤实操、现场模拟演练以及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突发事件的处置要领,教师们运用真实案例、理论结合实践的授课方式得到了恩施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通过红十字救护培训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把我们所学到的急救知识传播给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让人道博爱精神塑造健康人格,让红十字精神凝聚社会正能量”来自恩施市中心医院医务科的蒋主任说到。


    授人以渔,示范带动成效凸显


    区红十字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及“传、帮、带”的方式,在急救师资培训上形成“滚雪球”效应,帮助恩施红十字会培训一批“急救特种兵”,并由“急救特种兵”负责向公众普及传授应急救护知识技能,从而从单纯的举办普及培训的“输血”提升为师资培训的“造血”。为此,恩施市红十字会在全市精心选拔12名热心公益、业务过硬、善于表达的骨干学员赴江干参训。他们之中有中心医院的科主任、有卫生院院长,也有志愿服务总队应急救护分队的骨干队员。在集中培训期间,他们认真听讲、善于思考、积极提问、勤于实践的表现也赢得了授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在这段宝贵的时间里,我们度过了紧张、充实有收获的五天,回到恩施后,我们一定会把在江干学到的先进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市民群众,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红十字急救培训中来,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共同构建健康、安全、和谐的美好家园!”恩施市红十字会的覃主任说道。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党中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战略,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江干区红十字会全面贯彻习总书记的扶贫论述精神,结合省、市红十字会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对方所需、红会所能”,搭建爱心平台、汇聚人道力量、助力精准扶贫,并先后开展“关爱小候鸟”、“培训师资提升”、“爱心助学”等公益项目,转增爱心物资价值22.6万余元,为恩施市脱贫攻坚注入“红十字人道力量”,让恩施人民感受到“江干温度”,合力奏响红十字博爱帮扶的人道篇章。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